[摘 要] 目的:研究中职护理专业课教学采用微课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个班级学生展开对比教学,比较传统授课模式与微课模式下学生学习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差异。结果:对照组学期末平均分为(68.37±3.55)分,观察组为(76.94±4.06)分;观察组人际交流、学习评价、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意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均为在校住宿生,为相同教师授课,班主任系同一人。
(二)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按照普通授课方案展开教学。观察组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展开专业课程教学,在课前一周将微课视频陆续上传至班级微信群并由学生自主下载观看,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知识测试及讨论题。上课时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再决定课堂上的讲解内容,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PPT、举例、图片、提问、讨论等,再根据需要把部分微课视频在课堂上重新播放,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课后注意预留相应测试题以便对新知识点巩固学习。具体微课教学方式如下。
1.微课视频的制作和选取
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各种软件或手机录制,但一定要注意图像和文字清晰,医学术语表达准确,概念完整。微课短小精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是现代课程教学积攒的宝贵资源。[2]对中职卫校专业课程而言,则更应强调专业技能的针对性、详细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真正掌握该护理操作技能的重难点所在,并能够自主发现问题。[3]教师在分析微课设计制作过程中需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护理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教学经验多元化分析。在开发阶段需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授课教师,按照设计好的微课脚本展开视频录制,最终形成数个微课视频,每个视频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有的放矢地展开针对性的知识点讲解。
微课视频可以是自己和团队一起制作,但也可以采用别人制作好的视频,或是信息资源中的微课。只要适合教学需要,都可以采用,但是要根据授课内容精心地选取或修改。已经制作完成的微课视频需在授课前一周上传至班级微信群并提供给学生下载观看,除了视频,教师还应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完成相应练习,思考重难点。
2.课堂教学实施
教师在授课前一天根据教学平台上传的学生对微课视频观看的相关数据信息提前调整授课内容,分析课前测试题答题情况。对于正确率100%的题目,在课堂上一笔带过即可,不必花费时间讨论与解释;对于错误率在50%以上的题目,则应重点讲解,通常此类题目涉及护理专业知识点,可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探究式提问等方式解决;对于答错率小于50%的题目,则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在学生之间解决。在课堂提问环节针对微课视频中提到的知识要点以及课后练习题相关问题展开检测性提问,查看学生对视频观看的实际质量。以实操为例,,在观看护理操作相关视频后,教师可在课堂上展开演示教学,让学生以角色扮演模式模拟操作过程,并让其他同学观看记录,找出不当之处。在观摩演示学习下提升技术操作真实掌握能力,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答疑与指导。
3.教学反馈
有效的教学反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对护理知识点学习的不足之处、疏漏之处,同时也可让教师总结视频录制及设计规划经验,促进形成性评价的生成,让学生的反馈得以有效利用。利用教学平台,学生可上传观看微课视频后的感想或学习总结,也可以提出在课堂上没彻底理解、没完全掌握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踊跃提问、积极互动,还可以指定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为学习小组长,带动其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之间解决不了的疑惑,可由教师在课堂上再次详细讲解、深度讲解,同时利用真实案例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理论应用能力,让视频所呈现的理论知识真正被理解。
(三)观察指标
1.学习成绩
在学期末以闭卷考试联合技能操作考试模式判定学生的期末成绩,本次研究中平时成绩不计入成绩统计中。将总成绩分为60分以下、60~74分、75分以上共3个等级,再计算班级平均分数。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微课在中职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