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中职生“隐性逃课”现象日益严重,不但妨碍了中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影响了中职生知识的获得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对L中職学校的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从中职生隐性逃课的方式、性别和年级了解中职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从中职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 键 词] 中职生;隐性逃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8-0222-02
一、引言
逃课,顾名思义,是没有履行正常请假手续的情况下而擅自不到课堂上课的行为。逃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逃课指显性逃课。广义的逃课既包括显性逃课又包括隐性逃课。显性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周琦最早把“隐性逃课”定义为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
学校对显性逃课有严格的管理办法,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学生也会受到批评和警告,情况严重者可能会受到处分和退学的相应处罚,所以学生显性逃课的数量并不多。但是中职生隐性逃课现象日益严重,,几乎涉及大多数学生,它给学生、教师、学校及社会等都带来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像显性逃课一样引起老师、学校、社会的重视。本研究借鉴周琦的观点,认为隐性逃课不同于大脑疲劳引起的走神,指的是学生按课表到教室上课,但是却没有听老师讲课,不参加课堂活动,由于主客观原因在课堂上做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
二、中职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
本文以兰州L中职学校200名学生和1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对中职生隐性逃课现象调查如下。
(一)中职生隐性逃课的方式
从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仅有10.3%的学生没有出现过隐性逃课,22.4%的学生有一半的时间不听课,有17.8%的学生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隐性逃课。可见,中职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比显性逃课更普遍。
中职生隐性逃课的方式从出现频率由多到少,依次是: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睡觉;和同学聊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玩手机等电子设备;看小说、漫画、杂志;吃东西;看其他学科的书或写其他学科作业;照镜子;化妆。百分比分别为52.11%、51.58%、36.32%、35.79%、32.11%、31.58%、26.32%、23.68%、17.37%。在课堂观察和访谈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结果。
(二)中职生隐性逃课不同性别的差异分析
在研究中得知男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隐性逃课比例总体要高于女生。如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男生占63.43%,女生占36.57%),玩手机等电子设备(男生占73.11%,女生占26.89%),睡觉(男生占69.66%,女生占30.34%),看小说、漫画、杂志(男生占59.25%,女生占40.75%)。在课堂观察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男女生因为生理特性不同,隐性逃课表现不同,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应根据不同性别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三)中职生隐性逃课不同年级的差异分析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隐性逃课的比例也随之增长,一年级是学生适应新环境、了解新规章制度的时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还在彼此熟悉,而在学校时间越长,就越无视规章制度,越放松对自己的管理。尤其是发呆、和同学聊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玩手机、睡觉、看其他学科的书或写其他学科作业等行为增幅很大,总的来说,三年级的隐性逃课最严重。
三、中职生隐性逃课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从心理上看,中职生年龄在15~18岁,还处在青春期,中职生在面对中考的失败后,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课堂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有的想通过自认为有吸引力的表现来引起更多的关注,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
从生理上看,由于L中职学校所有学生都是住宿生,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容易被游戏、小说、网络上各种新鲜事物吸引,受同伴的影响,有57.37%的学生都会出现睡眠不足、精神不济,因此影响第二天上课。
从学习情况看,中职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在报考中职学校时,把着混年龄、混文凭的目的,所以在专业的选择上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也没有经过详细地了解,等学习了本专业相关内容后,有20.53%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课不感兴趣,28.95%的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不清楚本专业学习的意义,因此隐性逃课现象增多。在调查中还发现,有44.21%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跟不上教师课堂上的节奏,听不懂课,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教师因素
1.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有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内容枯燥或课程太无聊,不能引起兴趣,教学欠缺艺术性,使课堂气氛沉闷,有些教师只是单纯讲授书本理论,语调平和,使许多学生觉得这堂课十分无趣乏味,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而且还有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参与。
2.教师的管理水平不高,方法单一
教师制订的课堂行为规则不够明确和具体,课堂管理疏松,中职生隐性逃课有很大的随机性、情景性,有的教师不能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对学生采取灵活多变的引导或是教学改变,只是一味地用提醒、批评、体罚等方法,这样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对隐性逃课的矫正也起不到作用。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