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在线投稿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新课程杂志22年8月版面收稿中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从“迷雾”中走出

2021-04-18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可谓举足轻重。上好习作课,帮助学生摆脱“难做文”的困境,便成为教师必须攻克的难题。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习作教学容易走进一些误区。走出误区,破解难题,是提高习作教学最直接高效的办法。
   一、存在误区
   (一)认为学生无话可说——没有题材
   认为学生的生活范围狭小,没有可以进行书写和表达的事例。简单包办,拿优秀作文刊物当作学生的习作宝典,甚至逼学生套模板、抄公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忘记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想法,有情感,会思考。
   (二)认为学生有话不会说——不会选材
   认为学生思维单一,不会选择材料组织语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教师总是担心,不敢放手,不厌其烦地细致解析,有意无意地要求学生按照成人的思维去表达,忽略了学生自我欲求的表达。
   (三)认为学生不会妙说——不会组材
   认为学生只会记流水账,词语总是难登大雅之堂——什么修辞格、语法结构、照应铺垫全没有,,更别提习作的形象生动、深刻感人。总觉得优秀的作文都是写作技巧撑起来的,技巧会了,作文就会了,忽略了学生内心情感世界的描摹。
   二、探究原因
   (一)教师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只盯住一些大型活动或特殊事件,却不知这样的题材学生缺少真切的感性认识,学生很难表达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写文章自然成了记流水账。
   (二)教师的点拨不到位,使得学生的写作目的不清晰,没有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东拉西扯,胡诌一通,胡乱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都不想看第二遍,并没有真正从习作当中得到什么实际的精神愉悦、成长快乐或生活启迪。
   (三)不顾学生年段、心理特征,强行拔高。缺乏对学生认知水平与心理发展的客观评价与考查,违背教育规律,拔苗助长,用名篇佳作的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要求学生写一点“有趣的”“有意义的”事,使假、大、空的习作弊病泛滥成灾。
   三、解决策略
   (一)给学生空间
   1.展示自我的空间。习作指导就是要打开学生思路,使每个学生都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这就需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习作教学忌盲目滥用范文框定学生的思路,要放手去写,让学生有“我手写我心”的畅快体验,选择自己感觉愉悦的、有趣的、最有想法、有话说的内容去写。同时,教师的指导,是在尊重学生个体思维前提下进行的引导,而非按照教师的思维、经验和惯用语言将学生格式化。
   2.自由表达的空间。教师不管怎么教,最终成果都要落到习作上,学生能否主动、积极,要看是否有自由表达的空间。从一开始写话,就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和激发学生快乐习作,在评讲中保护和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一旦形成学生强烈渴望表达的良好习作氛围,习作教学就有了成功的保障。
   3.彰显本真的空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孩子们切身感受到的现实生活就是习作的源头活水。让现实说话,托本真表达,这样的习作才有意义和价值。习作教学要求说真话、述真情、講诚实。要想做到诚,必须待人真诚,立诚就成为作文的关键,更是做人的关键。因而教学生写作文,就是要“立德树人”,反对说空话、假话、套话。学生的习作应当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印迹,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习作的精彩瞬间时,就学会了开源活流。
   (二)给学生时间
   1.成长发展的时间。随堂习作课,教师要坚持当堂完成,要让学生的每堂课都有收获、有成就感,要给学生时间去练习。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都需要时间,而学生的逻辑判断、观察想象能力的获得更需要时间。不要苛求学生一堂课就什么都懂,教师要有一颗迫切的心,更要有一种“等待”的姿态。
   2.习惯养成的时间。从一定意义上讲,作文就是一种持续不断寻求最佳表达的习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长久的练习,勤于动笔、多加练笔是习作水平迅速提升的不二法门。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习作习惯作为一项“工程”来抓,比如乐于读书勤于动笔,再如勤于思考敏于观察。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才能养成习作习惯,且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三)给学生方法
   1.阅读的方法。习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厚积才能薄发,因而习作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阅读课上,教师以读促悟,以悟促写,是学生习作的最佳契机,适时让学生做点小练笔,既促进了阅读教学,又提升了习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教师要注重课外阅读,借助图书角、读书分享会拓宽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写观后感、做批注等。语文的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构思的方法。构思就是教会学生打腹稿,学生习作有了思路,准备了内容,怎么去“构筑”,这时就要明确思路:一是思想,要写什么;二是内容,不写哪些;三是顺序,谁先谁后,先把这三点理顺了。构思的过程就是把思想内容、语言修辞、写法技巧融合为一体的过程。打腹稿前,要教会学生列提纲,纲举目张,这样习作就轻而易举了。
   综上所述,教师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困惑得以冰释,思路空明澄澈、方法恰到好处,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激发写作的欲求,掌握表达的技巧;保持纯真的心态,养成习作的能力;就能够使习作教学科学规范、井然有序、妙趣横生且高效实用。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从“迷雾”中走出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597.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3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7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4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杂志社最新征稿通知
  • 新课程杂志期刊收录
  • 人民网、央视网、新浪网、中国网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
  •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新课程学习》
  • 《新课程》征稿启事
  • “丹青少年”书画大赛海报
  • 新课程怎么样获取新课程杂志目录

最新文章

  • 高职声乐基础课程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探析
  • 高等职业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状态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 新时期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 河南省优质高职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发展的对策
  • 新课程杂志2022年3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9期作者目录
  • 1+X幼儿照护证书培训在高职试点院校的实证分析
  • 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分析校企合作下的教学
  • 产教深度融合时期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 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
  • 关于国际汉语初级教学过程中汉字教学方法的探
  • 基于实用性的高职院校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改革研
  • 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探讨
  • 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法学教育改革路径
  • 创新创业视角下的教学重构
  • 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 “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
  • 高职生源多元化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学术期刊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启迪杂志 | 天府数学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2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稿件查询
  • 在线投稿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