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20年来,教育改革日益发展,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逐渐走进学生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有效的课堂互动。互动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特性采取系统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互动的意义、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的课堂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具体的实施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互动,为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教学,也是学生训练思维能力、掌握数学解析方法的开始阶段。小学生的性格开朗,拥有较强的求知和探索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到乏味枯燥,长此以往,对数学失去兴趣,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下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情景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教师创建的特殊情景条件,烘托课堂的学习气氛,调动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互动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中想要实现有成效的互动,需要教师放弃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创新的方法,开展多媒体情境课堂教学、分组学习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与学生互动的空间,从而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小学课堂中实现有效的活动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1.有利于数学教育
我国传统数学教学,采用老师传授知识,学生听讲的方式,由于数学知识以公式、计算为主,这样传统的数学教育让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感,单一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机械地接受,无法完全掌握数学知识,更没法灵活运用。而利用创新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数学教育的开展,创新教学法自身基于生活实际、历史故事中,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生活中教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创新教学法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联系实际生活,通过讲解有关历史等方式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学生与教师共同互动,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通过学生的探索与求知欲,逐步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发自内心地喜欢数学,自主进行数学知识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3.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
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以刻板、严肃、一丝不苟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十分遥远,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学生难以将自己的想法倾诉给教师,教师也无法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阻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育,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课程模式,促使教师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学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从而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有效的课堂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措施
1.采用多媒体信息课堂进行教学
数学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源故事背景等一些教学内容,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带学生走进数学教学中,在欢乐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例如,在教导“认识时、分、秒”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关于“钟表三兄弟赛跑”的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从前山里住着三兄弟,他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他们都喜欢赛跑,每天都在钟表的圆圈上赛跑,钟表上一共有60格的距离,秒针跑了60格,分针才跑1格,而分针跑了60格,时针才跑了1格。教师询问学生:“谁跑得最快呢?”学生会一口回答“秒针”,这时教师引导出今天的数学知识“认识时、分、秒”,知道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1分钟等于60秒,1小时等于60分钟。也可以找学生进行故事演练,找身高较高的学生扮演秒针,中等身高的学生扮演分针,身高较矮的学生扮演时针,让他们围绕一个圆圈进行赛跑,通过故事讲述赛跑的过程,让他们演示钟表上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轨迹,从而明白时、分、秒之间的联系。情景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中完成数学教学课程,更生动地掌握数学知识。
2.创建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法可以运用生活实际问题,创建情景教学。小学数学中有许多问题都与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利用数学知识特点创建生活情景,在学生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完成教学。如教导学生“测量”这一课中,教师准备几匹布料,将课堂简单布置成布料行的样子。挑选几名学生担当布料行的“老板”,教师担任买布的“顾客”,教师给学生发放尺子,教师告诉学生“谁家的布剪得又快又好,我就买谁家的”,让学生间充满娱乐竞争精神,告诉学生先剪出尺子上刻度最小的布,再剪出刻度中等的布,最后剪出刻度最长的布,然后评比哪位同学剪得最快最好。准备出事前剪好的布,告诉学生十块最小的布拼接起来就是一块中等布的长度,十块中等布的长度拼接起来就是一块最长布的长度,从而引申出本节数学课的知识点,最短长度的布是一毫米,中等长度的布是一厘米,最长长度的布是一分米,教育学生一厘米等于十毫米,一分米等于十厘米的换算规则,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简单购物也含有数学知识的存在,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分组教学,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机会
教师教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数学的能力,分成不同的小组,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讨论期间,教师也需要参与其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導学生的思维方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导“生活中的比”这一堂课程时,教师将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成三个小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数学水平高,并且能够通过基础知识进行开拓思维的学生分成A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通过教师讲解能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但其拓展能力不足的学生分为B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反复讲解知识才能够掌握基本数学理论的分为C组。教师在教学比的基本知识时,教导学生知道哪些数字构成比例,比例又能代表什么样关系等知识,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总结出在日常生活或者课外读物中会遇见哪些比例,小组内的学生会根据生活遇见的比例互相说出来。如混凝土中的砂石与水的比例是2∶1,标准身材的身高与体重比是5∶1;国旗的长宽比例是3∶2;人体中的水分与体重的比例是61∶100等这些常见比例,教师要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帮助A组的学生了解比例的拓展知识,如黄金分割比为1∶0.618,以及黄金比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帮助B组的学生学会比例的运算方法,百分比与比例的转换等基础知识。帮助C组学生总结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如电视尺寸的比例,了解比的基本构成,掌握本节课程的基本内容。分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进行教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