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小学语文教育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小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以外,还需要不断地拓展自身的语文素养,其中就包括语文阅读能力。而要想提高小學生语文阅读能力,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模式上进行改善,注重整体教学。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原则;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其将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强化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除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外,还能够对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提升,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语文教师都没有掌握到正确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通常会“过细过多”地进行阅读教学,而这些大量的分析内容很容易使小学生的思维脱离自主阅读的范围,从而只能够根据教师的思维去进行阅读,并且阅读的内容还比较片面,没有较强的整体性,因此加强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非常重要。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如今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已经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同时该阅读模式具有较强的教学有效性,能够通过整体性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整个单元的阅读知识。而单元整体教学首先要彰显的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该原则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就是要在教学目标上进行统一,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往往需要制订一个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该教学目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整体性,尤其是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只局限于对一篇文章的通读讲解,而是要将目标放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去,让这个单元内的所有知识联系在一起,根据单元的整体内容来决定培养小学生的哪方面学习能力,准确地定位单元教学目标;其次就是对单元整体的内容安排,由以上所提到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制订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单元教学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那么就必须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安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单元内的教学任务量是非常大的,并且其中还会包含许多篇阅读文章,其中有需要学生进行掌握的重点知识,还有一些是学生需要进行了解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过程中,要首先能够以单元整体为教学基础,发现单元中各节课之间的联系,然后再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将重难点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本单元的所有重难点知识;最后就是对单元教学的过程进行整体的设计,每一个单元的教学都需要历经很长的教学过程,需要将整体的教学内容分解为很多不同的教学环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教学环节之间应该是互相联系的,不能是相互独立的,要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其各自的教学侧重点,并且不能忽略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2.自主性原则
对于语文阅读来说,其本身就应该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分配自身与学生在教学中的比重,应该适当留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进行自发性的阅读学习。因为自主学习往往是学生由内心自发而起的一种学习行为,其中往往还包含着学生对学习的相关兴趣以及好奇心,在这些因素的驱使下学生才会专注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会去认真地思考所学习的内容。就拿语文阅读来说,当学生能够自主地去进行语文阅读,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就会投入大量的关注力,从而发挥出自身的思维能力去对其进行思考,挖掘文中蕴含的相关情感,将其提炼为自己能够理解、接受的知识,从而让其转化为自身的情感内容以及知识储备。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潜力,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整体性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理解性阅读能力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在阅读中的各方面能力,如理解性阅读能力。在小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其本身就是一个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如果小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其就能够快速获取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以及表达出的主要情感,这样可以让小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描述内容进行大致了解,掌握较为全面的内容信息。如加深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把握文章的整体主旨、内涵等等。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进行逐步的提升,但是通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可以让其这方面的能力得到整体性的训练,因为要想让整个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关联、融合, 本身就对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小学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学内容,通过系统、详细的教学过程来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性阅读能力。
2.欣赏性阅读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以外,还会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去进行理解,代入感情地进行阅读。这样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欣赏性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现文章中优美的语句以及蕴藏的感情,从而站在作者的角度,根据文章描写的内容来感受其中的感情,产生喜欢、憎恶、向往、同情等一系列的感受,细细品味作者隐藏在其中的意思。品读法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欣赏性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帮助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就是通过运用整体性阅读的方法,对课文中的细节内容进行充分分析,并通过创设情境环境的方式来将学生的阅读思维导入其中,从而让学生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去挖掘文中的潜在信息,加强学生对文章的个人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评价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对同题材的文章进行更好的理解。
3.探究性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学生经常会对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这样描写一个人物或者是事物,或者是对文章中描述的事件内容不够清楚,因此产生了疑问,而为了解决这些疑问,学生就会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从而根据整体性的阅读来总结出原因,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过程就是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一种体现。同时探究性阅读能力也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一种能力,因为通过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来进行阅读,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欲望,在这些欲望的促使下会让学生主动去挖掘文章中的深层信息内容,如字里行间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内涵等,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认知程度,让其学会从不同角度去阅读文章,从而获得不同的阅读收获,这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总结出个人的阅读规律,在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探索力。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