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展数字化教育、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许多国家(我国也不例外)的学校都围绕“数字化”“纵横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主题,积极寻求着作为未来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最佳切入点。主要阐述在学科整合基础上的更高阶操作——学科资源的融合,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融合教学的意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融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融合时注意的问题三方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资源;融合教学;能力提升
据了解,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世界部分国家的部分地区或部分学校,就已经开始试验和探索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目前,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国内也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信息技术空前地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当前各级资源互联互通的今天,其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的特点,深深地影响着全社会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融合教学的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早在“十五”期间就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做出了明确部署,提出加快完善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可见,课程融合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视点,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学习创设了一个特定的环境,更为学生的学习实施和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早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已经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实现课程的融合,让学生能够在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多途径(AnyWay)的信息化、个性化学习环境中学习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学生在未来纷繁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技能。
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融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对于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纵观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最早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教学,如PPT课件演示、视频动画的使用等;其次是应用信息技术的辅助学习,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网络环境学习等;最后就是应用智慧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如智慧校园数字化应用平台等。但是无论哪个阶段,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一种从属角色,作为学习的应用辅助工具。而笔者经过大量课堂实践,始终认为:在学习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应用工具,要想提供必须的学习支持的功能的前置条件,必须是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技能,并形成相应的信息能力!这个问题是在以往的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融合中比较容易忽视的。
因此,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融合教学,信息技术素养的形成将会是前置能力,同时又在学习中起到助推作用。
1.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的融合没有从属之分,只有互补与促进
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许多教师都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融合的时候是以哪个学科为主?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如何的?早在“十五”期间,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课题开题研讨会上就曾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学习。李克东教授也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来解决各学科的学习问题,并因各学科的学习问题而学习信息技术,两者之间应当互补与促进,没有从属、主次之分。
例如,在广州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注:以下行文中涉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皆为此版本教材)的五年级教学内容中,其中一个教学内容是使用WPS制作电子报刊,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掌握制作电子报刊的方法和技能,在语文学习中,遇到制作报刊的内容时就可以应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技能来解决,而在创作的过程中又会倒逼学生去学习缺失的信息化应用技术技能,从而形成这种相互促进的螺旋上升的融合学习体系,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从信息技术的课程知识框架寻找其他学科教学资源的可融合点
既然我们强调信息技术在学科融合中的前置性地位,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学科知识群中寻找到可融合的切入点呢?
在广州版教材中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四年级内容是Windows 7系统、文件操作以及键盘打字(中英文打字)的学习等;五年级内容是WPS文字和WPS表格的学习;六年级则主要是WPS演示和Android智能手机编写应用程序App In-ventor的学习。其中,对于Internet(互联网)的使用和学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那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我们可以简单归纳出以下的知识融合点: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融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