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鉴于自闭症儿童发展障碍的特性,语言训练一直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重点。结合学校课题研究,以班级6名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索通过强化指令训练、借助辅助工具、创设语言环境等多种语训方法,来激发学生表达兴趣,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一直是自闭症儿童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一方面,是贯穿于自闭症儿童各个阶段康复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自闭症儿童广泛的語言发展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使语言训练的教育介入困难且收效甚微。2020年,我校进行了《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探索通过加强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以发展他们的社会性。我班被定为自闭症实验班,并参照上海宝山区培智学校,对班级6名自闭症学生实施补偿性课程和个别化语训。6名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所表现出的语言障碍却有共性,大致可归纳为三点:
1.语言理解差。常常重复别人的问话,或答非所问,指令执行力差。
2.语言表达差。无意义语言多,常常自言自语。不能用语言表达基本需求;或表达不完整,逻辑性差,别人难以理解。
3.语言交往差。一般不注意别人说话,当被人呼叫时,要反复提示才能应答。主动性语言极少,不爱参与班级群体活动。
课题立项以来,我对这6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了初步的语言能力评估,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多渠道、多途径地加强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强化指令训练,提高“听话”能力
指令是指让孩子去做各种事情时,成人用语言表述去指挥他。听从指令是教学的第一要素,是完成各项教学活动和康复训练的保障。强化指令训练,不仅能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理解能力,还能建立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但是,我们发现,自闭症儿童往往对他人的指令没有反应。通过长期的观察分析,我认为有三点原因:一是听不到(注意力缺陷),二是听不懂(语言理解力差),三是听到却拒绝执行(不感兴趣)。结合这三个影响他们听从指令的因素,我从三个方面着手,强化指令训练,提高他们“听话”的能力。
1.注意力引导法。即通过刺激儿童视听觉,引起注意,再指引儿童依指令参与活动。例如在发指令前,先呼唤孩子,待孩子有应答、目光对视或有等待动作后再发出指令;如果孩子无反应,则重新发指令。
2.示范引导法。即通过示范,帮助孩子理解指令、协助执行指令。例如:指令“打开电脑”,孩子可能不知道在哪里开、怎么开。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亲自示范或手把手协助孩子执行打开电脑的指令。教师还可以利用自闭症儿童视觉优先的特点,把需要学生完成的指令画成一个个步骤,学生看着步骤,再结合老师的指令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3.激励法。对于不感兴趣的指令,自闭症孩子往往不愿意执行。这时候我就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如果他们执行了指令,就马上给予奖励,从而让他们体验到执行指令的快乐。如陈某,对写字很抗拒,但尤为喜欢汽车图片。如果他执行了写字的指令,就奖励汽车图卡。这样的做法,收效很大。
二、运用辅助工具,激发语言表达兴趣
针对班上自闭症孩子不会说也不愿意多说的特点,我还运用了一些辅助工具,如MP3播放器、电视机等进行训练,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兴趣。例如程某,在训练他听讲故事时,开始他不愿意听也听不懂,我就抓住他爱唱歌、学新歌特别快的特点,,用MP3播放器教他唱儿童歌曲。一首歌他只要反复听几遍就能跟着唱,然后很快就能独立唱下来。这时我立即给予表扬,以鼓励他的积极性。接着,我抓住他机械记忆好且对某些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力很长时间的特点,引导他听播放器中的歌谣和童话故事,慢慢地他就能跟着讲故事了,偶尔兴趣来了,还能模仿故事中各个角色的语气、语调。在看电视方面,很多自闭症孩子只对广告和天气预报感兴趣,其他节目一律不看。我意识到电视中语言比较丰富,涉及社会的知识面比较广,对他们学习理解语言、了解社会、融入生活会有很大益处,于是在课间时间,我有意播放一些动画片和少儿频道的《智慧树》《聪明逗》及新闻类《F4大搜索》等节目,并组织智障和自闭症学生讨论节目的内容,开展“小小播报员”的活动。刚开始自闭症孩子不感兴趣,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在班级氛围的带动下,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偶尔还能参与节目的讨论。例如一次《F4大搜索》中播报一个孩子的头卡在防盗网里时,自闭症学生杨某直呼:“太危险了!太危险了!”
三、多问“为什么”,培养逻辑思维
正常儿童约在6个月以后逐渐出现直觉行动思维,2岁以后通过想象性思维进行装扮性游戏,4岁左右逐渐出现具体形象性思维,7岁以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能够对已有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形成新的概念。自闭症儿童由于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缺乏对社会的探索,到了学龄期,他们表现出抽象思维能力差,不能在生活中按常规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表现在语言方面就是“鹦鹉学舌”或“答非所问”,从而造成沟通障碍。为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多问“为什么”,培养孩子观察思考的习惯,教孩子回答问题的方法。刚开始,自闭症儿童不会回答或者出现仿语,我就帮助他们找到答案并教他如何回答。如在教《下雨了》这课,有两个问题:为什么小宝带了雨伞淋湿了?小玲没带雨伞却没被淋湿?老师对杨某提出第一个问题,杨某不会回答,重复老师的话“为什么呢”。这时候老师引导杨某读第三段,指导他回答“因为她把伞借给同学了”,接下来提出第二个问题,引导他自己在课文中找答案并用句式“因为……”回答。慢慢地,孩子掌握了回答疑问句的方法,仿话和答非所问的现象就减少了。
其次,引导孩子多问“为什么”,培养孩子主动关心周围环境,养成探究的习惯。例如,学校每天第一节课要发放点心,偶尔会因为特殊情况未按时发放,一个自闭症孩子因为行为刻板的特点,刚到点,就会大叫“啊!面包!面包!”,这时老师只告诉孩子要下午发,并请另一位程度较好的智障孩子去引导他问:“为什么不发点心?”老师在他发问后再告诉他原因,并表扬他问得好,承诺下午第一个发给他。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训练,之后发生类似情况,他们都会自然地问老师:“为什么不发点心呢?”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多措并举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实效性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