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坚持深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问题。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性格、年龄,采取有效的、合适的、民主的、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作出贡献。通过对高效课堂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梳理,提出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具体的理念措施以及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主体地位;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内涵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指引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感。而在课堂中我们追求的是高效课堂,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指老师在教育工作中,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最优的办法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教育潜能,最大化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路
(一)加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认知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首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些老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摒弃以往的大传统。老师在课堂中应当少讲,而让学生多多活动、多多探究,这种方法就落实了素质教育的学生主体化概念,实则这只是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表面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是说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设置的时候,从学生的思路出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是主要角色,而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认清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要帮助学生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规划,既要尊重学生内在的成长规律,也要积极发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优势得以释放,在教學过程中,我们还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包括文字的学习、语言的学习、阅读能力的增强,还包括口语表达和生活化应用等各方面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小学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仍然处在构建“三观”的过程当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只有学生对课程有了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精心地进行课程导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我们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会让这堂课变得轻松有趣得多。比如,当我们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一些影片的放映,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展示出西沙群岛的风光,然后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描述西沙群岛的景色,最后再对照课文,让同学们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这种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对比欲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地融入课堂当中。
(三)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和传输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对于加强学生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地开展合作性学习,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有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程导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路。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仔细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采用有效的导入方式,为学生打开语文学习的大门。首先,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设备导入。在教学活动当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多媒体设备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课程会应用视频、图片或声音的内容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当我们进行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时,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是教学生进行汉字的识别。原来的传统课堂进行汉字教学是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学生在课下根据老师的写作进行模仿,然后记忆。现在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汉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一些联想的方法,我们首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大大的“口”字,然后让同学们进行添笔画的游戏,学生在口字中间添一横,就变成了“日”或“曰”,在“口”字下面添两个“口”字就变成了品,在“口”字上面添一个“口”就变成了“吕”,,在“口”字下面增添一撇、一捺就变成了“只”,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开展多元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内容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我们采取的是填鸭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学生整体地把握知识、吸收知识有着不利的影响,更不符合高效课堂构建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比如,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内容,包括小组讨论的方法、情景模拟的方法、话剧演绎的方法、任务安排的方法等。这些方法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有利于老师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感,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当我们在进行《珍珠鸟》这一篇课文讲解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它是一篇带有感情的生动的状物散文,通过阅读这篇课文,我们能够产生很多深层次有价值的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任务,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真正将思考空间给予学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比如说我们可以进行如下任务的设置:首先,文章中的作者和珍珠鸟发生了几个阶段的故事?其次,珍珠鸟和“我”之间的关系又有怎样的变化?最后,“我”与珍珠鸟之间的故事反映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