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吟诵是中国传统学习方法,早在先秦时期就被应用于教学,无论是私学还是官学,都靠这种方法一代代传承。但在今天,不断引入所谓的先进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反而无人问津。在对诗词教学中吟诵的意义和中职诗词教学的问题有了认识后,提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音声入境,联想记忆”两项措施,希望能给相关研究人员带来有益的思考。
[关 键 词] 吟诵;中职教育;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0-0162-02
新文化运动以后,我国许多传统文化被大众所遗忘,几乎所有领域都以效法西方为先进、科学的表现,语文诗词教学不同于声光化电的理工科,需要投入情感进行学习,吟诵就是适宜的学习方式。
一、何谓吟诵
稍有古典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从诗经时代到唐诗时代,诗都不是单独存在,而是要配乐演奏。吟诵是古人创作的一种学习古诗词和古文的方法,是古代童蒙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也是传统文化得以流传下来的重要形式。吟诵按有无乐器伴奏分为伴乐器、清唱两种,但因为种种因素造成曲谱失传,使得后人不得不采用清唱的方式吟诵。清唱是介乎读和唱之间的一种发声状态,时至今日仍然兴盛的“常州吟诵”就是其中的典型。狭义上而言,吟诵是一种非口语声音表达形式,它的发声腔调极大地受到字音和字义等因素的限制,包括民歌、戏曲、朗读等声音表现形式。就狭义而言,吟诵仅指学习或创作古诗词的一种声音表达形式,是最接近古人吟诵诗词的一种形式,包括吟诵唱等多种形式,是能触摸得到诗人情感脉搏的活动[1]。古代吟诵因为地域原因,带有极强的地方方言色彩,当代传承吟诵文化应在普通话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四声有节奏地进行朗读。
二、吟诵对中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欣赏诗词作品不是只靠眼睛和大脑,多数人做不到仅凭看进行记忆,必须要配合声音朗读,做到眼到、口到、心(脑)到、耳到,全方位的立体表达不仅是学习的必需,也是改善表达效果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形象表达变得更为丰满,并且能使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赏析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2]。吟诵中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和轻重缓急分明的朗读节奏,极大地增强了诗词的魅力,真正把诗词的韵味表现出来。学生在反复进行吟诵的过程中,会对诗词韵律形成自己的理解,学生也可以从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语文诗词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吟诵诗词的过程中,心肺功能得到锻炼,同时记忆力也得到了提高,这对学生学习有积极作用。另外,吟诵可以平复学生焦躁的内心,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让学生的心情快速平复下来。另外,通过吟诵诗词,学生从中感悟到了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诗词发自学生之身体便扎根在学生的内心,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数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遗产,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到唐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滋养了我们民族数千年。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临国家内忧外患的现状和西方强势文明的冲击,中国人整体上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了怀疑,许多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吟诵作为传统诗词教学的基本组成,自然也被人淡忘。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意识到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和社会公德的作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对当代学生而言,吟诵是传承古诗词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度,,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诗以言志,诗意传情,诗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其本身只是情感载体,最重要的是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境、文化、价值观等。许多诗词从不同方面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价值观、审美意向等内容,比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都表达了中国人的亲情观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则表现了中国人的友情观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表现了中国人独有的自然观和创作趣旨。这些诗词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思想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激励了许多仁人志士向自己的目标前进。诗词通过有限的篇幅将不同人的人生阅历和自然社会现象表现出来,学生通过吟诵学习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道德观,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学习古人高尚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将这些融入自身并代入自己的生活。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景色和意境,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
三、中职院校语文诗词吟诵教学现状
中职学生有其特殊性,主要是中考成绩不理想或普通中学分流才进入中职学校的,普遍以中考失利者自居。如果根据传统应试教育的标准看,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并且多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根据对学校汽修专业65名学生的调查,仅34名学生表示对语文学习有兴趣,觉得语文学习对自己成长有作用的只有8人,喜欢语文并会经常阅读诗词作品的学生仅3人。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学生并不觉得语文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影响,因此对学习语文和古诗词缺少兴趣。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学生对于学习没兴趣,教师再怎么认真负责也无济于事,因此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因为语文基础太差,对诗词中涉及的典故缺少了解,对典故中的人物与事件难以建立联系,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古诗词中的一些字词对学生而言也属于生僻字,其读音、意义都难以理解。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吟诵在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