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高职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2021-06-11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摘           要]  2020年前半年,为了保证停课不停学,,高职院校采取了线上教学方式完成各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在线上教学开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为此,结合投资与理财专业线上教学情况,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进行调研,并深入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
  [关    键   词]  线上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0-0212-02
   高职院校开展线上教学对所有教师和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契机。线上教学方式是对“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良好实践。线上教学方式下,学生需要主动、自觉、独立地学习。自主学习活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在教师引导、在线教学资源的辅助下,参与课程学习,独立掌握知识与技能,实现学习目标;三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修正[1]。本文结合我院投资与理财专业线上教学开展了问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线上教学方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一)线上教学概况
   投资与理财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都进行了线上教学,具体包括经济法、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基础课,个人理财实务、保险实务等专业核心课,英语、信息技术等公共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素质拓展课。以上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是利用学习通学银在线教学资源,要求学生以看视频、学教材、参与讨论、随堂练习、作业、笔记提交等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其中某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运用了钉钉、腾讯会议等教学平台,有些老师在“学银在线”教学视频基础上,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录制视频,并上传至学习通,作为任务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补充了大量的练习题、案例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问卷调查内容与方式
   1.线上学习基本情况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学生参与线上教学的普遍程度;使用过的在线教学平臺有哪些;平均每天在线学习的时间有多长;对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钉钉等在线教学平台的熟悉程度;对爱课程、云课堂智慧职教等提供教学资源平台的了解程度等。
   2.学习效果与感受
   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各门课程在线教学模式的评价;学生认为适合在线教学的课程有哪些,不适合在线教学的课程有哪些;学习平台上的课程内容是否难理解或难掌握;学习了视频内容后,是否还需要老师补充讲解;课堂讨论、抢答、随堂练习及作业等线上教学活动中,哪种课堂活动更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等。
   3.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自己的线上学习能力的评价、对个人学习自觉性的评价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投资与理财专业学生,填写人数为70人。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线上学习基本情况
   (1)所有学生曾经参与过线上教学的部分活动,如签到、讨论等独立的教学活动,但是约有51.43%的学生之前没有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使用过在线教学平台,对线上教学活动的完整环节不熟悉;(2)约88%的学生每天参与线上教学的时间为6小时以上;(3)使用较多的在线教学平台为学习通、钉钉和云课堂智慧职教。
   2.学习效果与感受
   学生认为最适合线上教学的课程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英语、语文、思政等理论课和经济法、国际贸易等专业基础课。学生认为最不适合线上教学的课程为活动课、实操课和专业核心课,如个人理财、审计实务等专业核心课及实训课。
   只有2.86%的学生认为线上课程不难,同时约有92.86%的学生认为,学习了视频内容后,还需要老师补充讲解。同时发现,只有28.57%的学生对线上教学较满意,大部分学生感受一般,而只有4.29%的学生认为自己自主学习能力很强。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满意度一般,对教师进行补充讲解的期望度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二、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结合教师反馈和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长期以来,教师都采用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即使使用了很多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在线教学资源,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历经三百余年,不断发生变化的是教学环境和教学技术,没有改变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演讲模式。整个课堂完全由教师带动学生来推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
   (二)线上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以投资与理财专业核心课如公司理财实务或者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为例,线上教学的环节主要是教师发布学习任务指引—学生看视频—教师发布讨论或课堂测试—学生讨论回答或测试—教师总结—课后作业。学生参与每一个环节后,系统自动进行评分记录。这个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对学生的推动力,比如不在乎评分的学生可能并不会参与某个环节。另一方面,如果所有的环节都枯燥乏味,则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可能会以懈怠的心态对待。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934.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