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就业稳定性是衡量高职工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东部某省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个体情况、专业匹配、综合测评成绩和就业教育是影响高职工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几个重要因素。因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精准施策促进高质量就业、全面提升专业认同、推动劳动教育、丰富就业指导方式等提升高职工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对策,为高职工科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工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0-0226-02
一、引言
就业稳定性是指劳动者参加工作后能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期限内稳定工作的状态。就业稳定性不仅会影响毕业生个体的职业发展,也是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的焦点问题。尤其2020年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就业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各地各高校既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就业等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强和坚定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心。”[1]高职工科专业因其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其毕业生就业率保持了较高水平,如何提高就业稳定性是目前高职工科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文章以所在学校工科毕业生毕业一年内是否出现离职行为作为就业稳定性的测量指标,对离职次数、离职原因、就业预期等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并结合学校毕业生就业较集中的部分公司现场访谈结果的收集、整理,探讨影响高职工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因素。
二、高职工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笔者所在高职院校2014-2018届工科毕业生,按照学校从业处统计数据,近五年就业率均在92%以上。自2015年开始,作者每年根据学校工科不同专业、性别、在校表现、工作岗位等抽取毕业生,通过邮件、QQ、微信、访谈等形式发放问卷,追踪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情况,至2019年共发放1400份,回收1224份(部分问卷是访谈后整理),回收率87.4%。一年内出现过离职行为的学生有707人,占比57.8%,从数据中不难看出,高职工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突出表现为离职率较高。调查问卷分别从毕业生专业匹配、综合测评成绩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设置问题,探究影响工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因素。
(一)个体情况与就业稳定性关系
笔者本次调查所涉及的个体变量主要是指性别、户别、家庭所在地和单位所在地情况。调查样本中,男生1007人,占比82.3%,女生217人,占比17.7%,农村户别950人,占比77.6%,城镇户别274人,占比22.4%,调查结果显示,在毕业一年内的女生的就业稳定性低于男生,城镇户别与农村户别的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相差不大。女工科毕业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企业招聘时,工科女生的招聘人数、岗位设置等确实存在不公平的外界因素,但女生过高的职业定位和环境要求等因素也是导致就业稳定性差的原因之一。在对“办公环境与就业稳定性关系”的调查中,有61.99%的女生期望有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而高职工科毕业生对口行业大多是制造装备、交通运输等企业的生产一线,工作环境相对恶劣,过分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且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导致女工科毕业生存在较高的离职率。
在家庭所在地和单位所在地情况是否一致的调查中,地址是否一致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不明显。笔者发现本次调查样本中,农村生源的毕业生较多,而与他们对口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城市,另外在与毕业生访谈中了解到,通过三年的大学生活,他们对城市生活已经完全适应,并且毕业生年龄一般在22~24岁,大部分不考虑结婚、养老等问题,工作地点不是他们选择工作主要考虑的因素。在“在选择工作时您最看重的是什么?”的调查中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仅有不到8%的人选择最看重与家人的距离。
(二)专业匹配与就业稳定性关系
从调查结果看,与专业匹配就业的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远高于与专业完全不匹配就业的毕业生。考虑女性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差,在分性别的调查中显示,与专业完全不匹配就业的毕业生有274人,有过离职行为的有199人,其中男生157人,女生42人,占与专业不匹配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2.6%,女毕业生完全不匹配就业后离职的人数占调查样本中女毕业生不匹配就业总数的77.8%,男生完全不匹配就业后离职人数占调查样本中男生不匹配就业总数的71.4%,女生专业完全不匹配就业率略高于男生,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专业不匹配就业后就业稳定性受性别影响不大。对这部分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进一步分析发现,进入餐饮娱乐服务业或销售类岗位的居多,约占66.5%。餐饮娱乐服务业和销售类岗位对毕业生专业的兼容性较大,进入职业角色不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并且市场需求量大,初次就业的毕业生特别是对大学专业认同度较低的毕业生容易被其基础薪金所吸引,但低门槛就容易导致高的淘汰率,例如销售类岗位受人脉和资源的影响较大,待遇稳定性差,他们往往会通过跳槽来寻找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发展机会,在“毕业一年内的离职次数”调查中,专业完全不匹配就业的毕业生在一年内出现多次离职行为的概率较高,有2次离职行为的人占20%,有3次及以上离职行为的人占8.89%,而与专业匹配就业的毕业生一年内出现3次以上离职行为的比率都是0。在“促使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专业完全不匹配就业的毕业生中有45.89%的人选择薪资待遇低于预期,但在“您认为换工作之后您的状况是否得到了改善”一项的调查中,只有39.58%的畢业生选择得到了改善。对比在专业匹配领域工作的毕业生,他们跳槽后有57.78%的毕业生选择得到了改善。笔者结合毕业生访谈的情况了解,专业不匹配毕业生进入一个与专业相关性不大的领域,需要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大专工科毕业生以面向基层岗位居多,培训、晋升机会少,与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差距大,加上来自企业或组织的工作压力,甚至有的毕业生产生否定个人价值的自卑心理,从而选择逃避。不同的是,与专业匹配就业的毕业生,,他们在初次就业时没有达到就业预期,随着他们在企业或组织经验的积累,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再次择业时获得更高职位或薪资待遇的机会大,他们跳槽后达到预期的概率也会提高。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工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情况调查及分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