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積极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当前已经较为完善并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数据手段来研究人类美德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方向,关注的是人们的心理机能,注重对人的心理潜能进行有效发挥和挖掘,从而促进人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当代高校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能够增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积极意识,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从而为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奠定坚实的积极心理基础。主要研究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9-0188-02
积极心理学在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目的是促使当代大学生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增强其幸福感,以培养出能够有效适应社会发展且具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但是,当前在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矛盾对立面。一方面教学体系不够严谨,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因素的应用效率不高,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面临外界诱惑性因素难以有效把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效率,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相关从业人员制定更为科学且严谨的教育教学大纲,帮助大学生重建积极心理,从而为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提供保障。
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人们心中积极、主观的体验,其中包括快乐和充盈、希望和乐观主义、幸福感和满足等。最重要的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强调人能够满意地对待生活、对待学习,从而更加乐观地面对未来。其次是个人层次方面,基于积极心理的个人特质的研究,包括个人的才能和智慧、自己的洞察力、对未来关注的方向、创造性能力、宽容能力、对美的感受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的能力以及爱和勇气等,主要是培养人能够具备这些积极的心理特质,从而强化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最后是群体意义上的积极心理,主要包括帮助人们建立更为积极的社会学校系统和家庭,从而培养社会公民具有职业道德以及充分的责任感。总而言之,积极心理学注重的是人性当中的积极因素,注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优点,善于运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来挖掘人的自信心,激发人的活力以及创造力,从而帮助人们寻求并掌握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途径方式。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本身的作用
首先,应对社会的矛盾的需求。过去的十年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国际化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对教育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部分高校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情况,小小年纪就变得无助孤独,心灵乏味且枯竭,幸福指数越来越低。而面对这样的情况,采取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产生更快乐的心境,使其学业进步,生活压力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在积极心理学定义的构建下,能够有效防止青年学生出现焦虑和不稳定情绪,甚至能够打击一些青少年犯罪行为。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正好应对了社会矛盾的挑战。
其次,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唤。安定且和谐的社会始终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社会。即将民主、法治、公平、友爱、诚信、友善、安定、有序等融入社会治理工作当中,从而为人民生活提供更为和谐稳定的要素。而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到当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正是将这些积极心理要素如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等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能够让人们珍惜当下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的亲密关系,感觉更加幸福的同时,也能始终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来对待社会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除此之外,在面对生活挫折时,也能始终充满活力,用最大的关怀和自信心来应对各种挑战,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的构建,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消除抑郁的心理。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过去的十年间,青少年抑郁的涨幅约为7%,焦虑的涨幅在8%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大学生所要寻找的并不是学习的方法以及就业的渠道,而是要寻找能够让自己开心快乐、获得幸福的心灵慰藉渠道。这种渠道能够使学生愿意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产生乐观的情绪,增强自身的韧性。这正是学校应该承担的积极心理教育的责任。因为积极心理学强调的是为学生主动创造和主动发展提供渠道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能够挖掘正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更有效的预防心理系统。这些学生一旦出现抑郁的问题,就能够实现自我积极心态的调节,,用发展的眼光来面对自己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当代青年大学生出现抑郁的概率。
其次,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大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从成熟过渡到稳定,智力水平提高的同时,情感经验也正在不断丰富。基于此,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能够让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获得强化和激发,甚至能够在满足学生好奇心以及进取心的情况下,加强其心理竞争优势,使其能够始终在面对困难时勇于进取,充满勇气和自信心。除此之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融入积极心理学,要求教师将积极、智慧、勇敢、友善以及人际关系调节等思想内涵融入课程当中,是鼓励学生发展性格的重要教育渠道,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品质,另一方面也能使其认识到自身人格构建当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梳理自身的情绪以及人际关系,进而形成积极的人格[1]。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