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教育问题成为影响未来农村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农民夜校是对新兴职业农民开展的教育培训,主要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思想的教育。主要围绕建设农民夜校推进脱贫攻坚的相关概述;对目前我国建设农民夜校推进脱贫攻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完善建设农民夜校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 键 词] 农民;夜校;脱贫攻坚;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9-0232-02
一、建设农民夜校推进脱贫攻坚的相关概述
(一)农民夜校的概念
农民夜校和脱贫攻坚工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为了在保证农民正常生产活动的同时,对其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教育,我国提出了农民夜校的授课方式。农民夜校教育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和号召,更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在党和国家的关爱下,农民夜校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中国农村的未来前景,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对农民发家致富寄予的美好希望。
(二)农民夜校的特点
农民夜校区别于其他教育機构,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以新疆农民夜校为例,首先,在学习内容方面,新疆农民夜校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汉语的培训为主,同时为丰富学习内容,从普及法律知识以及技能培训着手,对农民群众进行脱贫攻坚以及惠民政策的宣传,使广大农民了解党的政策和国家对人民的支持和关爱。其次,新疆农民夜校的授课时间主要是在晚上,目前上课频率是一周进行两次,以便于保证农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需要。最后,农民夜校的实施受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所以办好农民夜校势在必行。
(三)建设农民夜校推进脱贫攻坚的意义
农民夜校的建设以农民的实际需要为标准,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农民夜校的推行,广大农民群众走进了课堂,汉语的培训是农村发展的需要,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经之路。它不仅可以增强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更是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脱贫攻坚等惠民政策宣传对农民群众“扶志扶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群体的关爱和支持。其次,农民夜校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在同一个课堂进行学习,不仅可以互相交流农业经验,更可以提升村民的整体素质,提高整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农村的建设有积极的作用。最后,农民夜校的实行是一种党和国家关怀和服务群众的新型方式。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农民夜校的发展搭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民群众的平台,对帮助贫困户就业和减贫脱贫有深远的影响。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能否实现有效衔接,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农民夜校的建设有利于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
二、我国建设农民夜校推进脱贫攻坚现状
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我国农民夜校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夜校的学习中来。长期坚持农民夜校的推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帮助农民学习到了实际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更大大提升了大家对建设和谐而美好的农村家园的信心。但是,在建设农民夜校,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对农民夜校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高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劳动中,政府和农民的关注重点往往放在农业生产的水平和农民收入的情况层面,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农村生活富裕。但是,对于农民夜校的执行力和重视程度相对较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地区没有成立专门的夜校管理小组,夜校的管理和宣传不到位。部分地区没有成立专项资金,这对农民夜校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在管理方面缺少对专业的监督和考察、对学习情况的反馈等问题,以至于减慢了夜校的发展速度。
(二)农民夜校教育供需不够平衡
农民夜校教育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对农民夜校的投入不足。(2)农民夜校的培训制度尚未完善,学习内容的安排不尽合理。在新疆农民夜校,至今没有针对农民夜校教学,尤其是针对新疆农民夜校汉语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的一系列教材。(3)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不够高,尤其是贫困户的文化水平更低,缺乏对长远发展目标的认识,参与农民夜校的意识较薄弱,对农民夜校的了解较匮乏,农民夜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这些原因导致农民夜校的供需不够平衡,从而对农民夜校的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教师队伍专业性较弱
由于部分农村地区远离城市,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导致难以引进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队伍。以新疆农民夜校为例,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的贫困村农民夜校教师水平有限,传授知识的能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农民夜校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大部分由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担任,直接影响了农民群众对知识的接受度。教师的能力不足和教师队伍的缺乏直接导致学员学习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农民夜校的效果不尽理想。
(四)夜校学习内容不够丰富
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村民居住的距离较远。如果交通不方便,集中学校教学不够现实。网络教学的方式虽然适用于普通学生的学习,但对农民群众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另一方面,如果上课的内容单一,仅仅宣传理论性的知识而不是与当地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很难被农民群众所接受。久而久之,学习的热情也就大大减弱。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建设农民夜校推进脱贫攻坚的路径探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