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即“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 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会计行业也不例外。“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导致会计人才的需求导向发生了变化,为适应时代发展,高职会计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大智移云”为背景探索,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时代背景的变化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适当改革和创新,承担起培养新型管理会计人才的时代重任。
[关 键 词] 大智移云;管理型;会计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7-0022-02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高度发达,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即“大智移云”)这些概念逐步走进人们视线,“大智移云”时代已经到来,给社会的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给以核算为主的财务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务工作中简单的核算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今后的财务工作将向自动化与智能化转变,以核算为主的财务工作正在向管理型转变,新的时代背景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肩负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其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市场导向的变化而改变。因此,面对新的时代背景,高职院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及时调整和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大智移云”给财务工作带来的变化
当今社会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这给财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其工作模式逐渐向无纸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将于工商、税务、银行、客户、供应商、工商等部门互联互通,纸质凭证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所有财务信息数据将被线上模式取代;财务数据的处理终端也将由最初的电脑端发展到手机等移动设备,形成多元化的财务数据处理终端;企业进一步实现业财一体化(财务和业务一体化),财务业务数据实现双向转换,相互渗透。随着智能化的发展,财务中许多核算性基础工作将会被计算机替代,财务人员只需要通过指令就可以通过财务机器人完成各项核算工作。目前我国财务人员中从事核算工作的人员所占比重比较大,,“大智移云”的迅猛发展将给财务人员就业导向带来巨大影响。新时代背景下,核算型财务人员数量将被大量消减,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管理型财务人员,他们将完成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分析、预测、决策等财务工作。所以,企业要想适应时代需求,就要吸纳更多快速转型适应时代需求的财务人员。
二、“大智移云”背景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一)财务人员应具备的技能
“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要求财务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学习掌握信息化等新技术。会计人员除了需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很多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智能化、云计算”要求会计人员掌握计算机的必备知识;要成为管理型会计人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求财务人员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会计人员唯有在市场导向不断学习和提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很好地避免被社会淘汰的现状。
(二)财务人员要满足企业业财融合需求
新时代公司的发展,其竞争不仅体现在业务经营能力的高低上,还要体现在财务人员业务融合能力以及业务促进能力。在“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下,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使得大量的核算型财务人员数量大规模减少,企业需要的是可以将财务和业务进行融合,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相应的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的管理型会计人员。因此,财务人员要实现参与企业管理的目的就要向业务财务转型,适应企业对业财融合的需求,不断完善自身技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贡献自身的力量。
三、“大智移云”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落后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还未跟上时代的步伐,未在“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做出快速调整。会计专业培养以核算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未得到改变或是形式上做出了调整,但是实质上没有改变,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中心的出现要求学生不但具备会计核算和监督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以及金融、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各大高职院校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把“大智移云”时代下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融入课程设置当中,使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二)学生缺乏跨界融合思维
目前,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专且精”的专业技能。然而,当前经济形势下“业财融合”趋势在企业中逐步深化,财务部门的工作重心不再是核算和监督,对业务的预测、分析、决策、绩效管理等管理型工作显得更为重要,这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核算知识还要熟悉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其实这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更好地掌握了该专业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预测、分析、决策等,这种跨界融合思维将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考核制度不完备,缺乏灵活多样的过程性考核方式
目前,大多数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均为“试卷”形式,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形式多样的过程性考核方式。比如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一次性的闭卷考试,学生考前大多是死记硬背,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考试前临时磨刀磨枪来通过考试。这种考核方式缺乏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能讓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所以在考试中教师会发现一旦题目稍加变化学生就不会做。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无法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因此,过程性考核的优越性就凸显出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强调知识的消化和掌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大智移云”时代背景的高职管理型会计人才培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