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职学校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学生整体水平偏低,学生管理工作复杂而任重道远。要着眼于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通过对场域理论在班级文化育人的价值和优秀班级文化场域应该具备的条件分析,以19美术高考1班“新”班级文化建设为例进行实践探究,通过树立班魂、净化环境净化心灵、美化环境美化心灵、建立班级制度规范、建立班级教育共同体五个步骤打造以新时代、新学生、新目标、新征程的“新”班级文化,完成场域理论下的班级“新”文化建设的落地实施。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班级文化;场域;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001-03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提出教育的“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班级作为学校培养学生最前沿也是最基本的单元,班级文化建设对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识谈吐、价值观、精神面貌等直接反映着该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直接反映出该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我们的每一个对象[1]。优秀的中职班级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最终培养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中职学校班級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班级管理观念落后、方法滞后
首先,面对这批“00”后学生,尤其是纪律较差的中职生,传统的权威式、说教式管理模式已经不合时宜,班主任使用老师的权威进行班级管理,从早到晚严格看管学生让学生产生畏惧,虽然表面上班级风平浪静,但基本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其次,教育公平要求班主任对学生一视同仁,但我们清楚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做到一视同仁,而且还要做到因材施教,而现实情况是很多班主任无法做到两者兼顾。最后,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班主任全权操作,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管理、接受服从的地位,缺乏自主管理,无法形成主人翁精神,导致班级文化建设总是顾此失彼、营养不良。
(二)班级文化建设形式化严重
不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仅凭经验管理,缺乏对班级文化的顶层设计。由于对班级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细节投入不足,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缺乏统一整体的规划,想到哪里做到哪里,其表现主要是没有系统完整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没有明确的班级文化内涵(班魂),班级对显性文化内容建设单一杂乱,学校要求什么就做什么。虽然组建了班委会、家委会、制定班规,对教室也进行了简单布置,但是由于缺失对班级文化内涵的建设,导致很多工作容易流于形式,无法形成对学生培养的统一合力,无法形成班级统一价值观,更无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言谈举止。
(三)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投入时间不足
由于中职学校班级按照专业划分,班级人数无法均衡划分,同样的人数相对普通高中会多出很多班级,很多中职老师超课时是常态。在学校老师需求紧张的情况下,班主任往往身兼多职,既要负责教学工作,又要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少数班主任还要担任学校行政工作,出现了身兼三职的情况。由于时间与精力不足,在班级管理中很容易变为被动管理,出现问题才处理问题,,很难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更难说完整系统地建立班级文化。也有些班主任花费了很大精力在班级管理上,制定了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由于在方案实施、跟踪反馈上力不从心,导致班级文化建设无法落地,变成空中楼阁。
(四)学生、家长、科任教师在班级文化场域中的作用有待提高
在班级管理中,传统的观念是把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管理,而很少能主动参与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完全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较强,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不高;班干部积极性不高,怕被同学说打小报告,缺乏上传下达的方法和能力;二是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家长往往只关心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另外一部分家长对小孩的教育缺乏主观能动性,认为来到学校小孩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三是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很多科任教师只关注班级文化课、技能课的传授,缺失了传道、解惑的作用,很多班主任也缺乏与科任教师沟通交流班级文化的建设积极性[2]。
(五)思政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有待加强
中共十八大之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思政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加强。中职学生通过九年义务教育尤其初中三年的培养,已经有了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感,有了初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帮助他人,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热爱生活,希望得到赞誉和夸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意志力薄弱、学习目标不明、思政意识薄弱、自律能力不足等。他们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小就接触到了智能手机,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异常简单和丰富,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中职学生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再加上中职生生活阅历较浅、辨识能力较弱,使得加强中职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任重道远。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场域理论下的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探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