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众所周知,中职院校的教学因受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等因素的影响,以致机械基础课程课堂活跃度一般,又因中职院校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有必要对学生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机械基础;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208-02
一、引言
机械基础作为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学习此方向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课,课程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此课程开课对象为中职院校低年级学生,此课程知识记忆缺乏一定规律,且各模块知识点连贯性差,更注重考查学生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
二、中职院校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适应性的现状分析
(一)中职课堂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与普通高中相比,管理相对松散且学生的学习氛围明显不浓郁,因学校以走读形式办学,很多学生在长期缺乏科学学习习惯的前提下,无视课堂教学纪律,主要考虑到很大比例的学生对校外娱乐内容的爱好程度明显高于学习,再加上学生的世界观认知存在问题,在分不清二者关系孰轻孰重时,难以提起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考核方式与学生适应性分析
机械基础课程考核方式较复杂,不仅包括平时出勤和作业上交情况,还需通过实习过程的考核以检验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因课程地位与学生学习主干课程无异,在课程本身设置大量课时的基础上,教学质量很大程度受限于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授课方式,课程需要让学生掌握无数基本概念,并根据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做简单的计算和制图,且教师难免需要在实验课上做多次重复实验动作,通过重复动作让学生牢记实验注意事项,进而让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带头做实验,其他学生也会跟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此种教学方式与单一的师生间交流相比,学生的接受程度和适应性更强,因此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既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又能让教学充满趣味,可切实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课程与实际生产的结合性差
因目前中职院校教材对机械类知识讲授多以基础性理论教学为主,由于教学与工厂实际机械生产工作内容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凭借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给学生讲述一些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内容等学生更为关心的内容,且单纯给学生讲机械基础相关理论知识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在长期缺乏科学学习方法基础上灌输再多知识也是无用功,长此以往教学效果不佳已是必然,在实验课和理论课都需要做出大幅度改革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彻底改变学生对课程的正确认识,并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三、提升中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若干举措
(一)教师做好备课环节
教师在课前要对课程做充足的准备,在编辑机械基础相关课件的同时,梳理教学方法并理清教学思路,还可通过对课堂教学环节丰富多彩的设计,亲自整理每个知识模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适应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节奏,在学习其他学校对此课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可通过借助仿真度高的实验教具教學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课前积极准备课堂上所有理论板书和习题的同时,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准备另外一套教学方案,还可根据学生普遍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教学对应背景资料的内容以丰富课堂形式。另外,在学生对授课内容感到困惑时,要让授课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二)采用小组式分层次教学法
小组式教学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很多学生以孤岛形式在校生活,不仅在课上难以听取师长的学习建议,在课后也很少和同学交流,因此将教学通过三到五人学习小组改造形式,让组内成员之间以互相帮助的原则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课前通过设置执行力强的预习方案,让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思考题的形式对未来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初步了解,并利用自习课时间开展小组讨论,在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的同时,在教师执教过程中,也可将教学内容区分为容易和困难两大类,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可开展分层次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在对机械概念的理解为掌握层次则需要所有人学会知识,在处理困难的课后习题时,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三)将机械生产模拟模型应用到课堂教学环节中
机械生产与课堂间的距离往往较远,在教师的执教过程中,由于实习课时较有限,且与理论课时的衔接性不佳,学生在接受单调的理论教学过程中,难以形成正确的职业素养和学习观念。将与实际机械器件仿真度高的模型应用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变教师一成不变的理论教学模式,还可让学生对机械生产过程产生清晰、直观的理解,提升理论教学过程的效率,减弱教学方案过于抽象对学生理解知识带来的不适感。
(四)改变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以换位教学法完成教学
在过去中职课堂学生听课效率不佳的背景下,,可通过互换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方式,间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将由过去的串讲角色逐渐转变为课堂规则的裁定者,课堂教学过程将由学生轮流完成,教师在每节课前通过自主划定讲课范围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对知识的预习,在课上轮流邀请班级内的所有学生上台讲课,学生可通过观看教师讲课视频案例的方式学习讲课方法,进而传授每节课的重难点,并可设计三到五个问题让学生当堂解答,教师可在学生讲完课后对学生的授课质量做点评,进而通过换位教学的方式完成整个授课过程,学生之间讲课也将有效吸引彼此的注意力,对知识理解有利。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提高中职院校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与尝试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