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轴心、四结合”是职业学校大语文教育的实施模式,它强调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读、写、听、说有机结合。从中职语文的学科定位、教学评价现状及评价方式几个方面对基于这一模式的教学评价作了探索。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大语文教育模式;教学评价;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218-02
“一轴心、四结合”是职业学校大语文教育的实施模式,它强调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这一理念是职业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基于这一模式的教学评价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革新呢?下面我将从中职语文的学科定位、教学评价现状及评价方式的探索几个方面阐述观点。
一、中职语文的学科定位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提高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其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关鍵能力。在培养语用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情感体验,接受熏陶感染,使思维能力、审美情趣,以及传统文化素养在润物无声中逐渐形成。正因如此,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应该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思维素养自然得以提升。这对职校一线老师提出了注重语言文字实践、情境体验浸润、突出“语文味”的教学要求。
基于上述的语文教学要求,中职语文的教学评价也应该落脚在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上。新课标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其内在的学习品质。语文学业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要着眼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围绕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具体的学习情境和积极的言语实践中,全面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这也就要求教学评价与教学内容及目标相统一,即教什么就评价什么,评价中要注重综合素养的提升,当然最终落脚还是表达。
二、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现状
(一)评价方式落后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仍以试卷考试方式进行,内容单一,范围局限在教材中,甚至是练习册、样卷中,考前学生只需在较小范围内突击,即可轻易达到及格线,而评价结果并不能体现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这种注重分数的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
(二)评价标准僵化
中职学校的语文试卷多源于试题库,题型单一,评价标准单一,更多的是强调与标准答案一致,考试宗旨千篇一律,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维发散及个性化发展,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打击,学习兴趣持续下降。
(三)评价内容局限
中职语文考试局限于书本或者练习册上的内容,呈现在试卷上的考点零碎,缺乏系统化,或侧重字、词、句的理解,或侧重知识的再现,无法以综合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全面能力。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写作口语交际等内容较少,或者主题陈旧,脱离实际,无法适应新时代职校生的需求,更无法满足企业对职校生语文能力的需求。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对学生采取类型化的评价内容,同样的评价方式、相同的评价标准,看似公平,实际上并不能客观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降低了学习效果,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全违背了大语文观强调的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这样的教学依然局限于课堂,教学评价也局限于一家之言,难以逃脱课堂之外,依然是与社会脱节的,长此以往,职校语文依然是没有生命力、无法历久弥新的课程。既然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脱离实际的语文又该怎样来体现这一特性呢?新课标所说的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的语文核心素养又该从哪里习得呢?
三、中职语文评价方式的探索
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一书中强调:评价是教学的最大需求,应对学生在不同领域以不同认知过程学习的状态进行准确评价。教学评价必须是综合性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评价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包括课前评价、课中评价和课后评价,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遵循评价的导向性、整体性、发展性原则,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及评价真正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的大语文教学宗旨,最终建立起有效的多元化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新课标的大语文教育观下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多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