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学的数学具有较多的图形、公式、计算等内容,理论性与逻辑性很强。在强调数学素质教育的今天,想要培养和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数学知识素养,数学老师就必须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思想理念跟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讲授式的教学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積极性,注重中小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让中小学生充分了解到基础数学知识的作用和功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小学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有效策略
现今,不少小学生反映数学学科很难,里面有许多深奥、复杂的知识。学生对于这些晦涩的问题感到头疼,就会逐渐对数学失去兴趣。这种情绪如果不能得到缓解,必然会让学生对数学失去激情,失去兴趣。还有些学生对学习数学不反感,成绩处于中等水平,虽然没有后退,但也很难进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样化的,而老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一、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跟教师认为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这也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过分侧重数学知识的机械记忆,教师也经常使用题海战术、反复讲解等教学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具体表现为老师点出教学的重难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背诵牢记、反复练习这些知识点。客观来说,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缺乏自主探究数学规律、自主思考数学问题的机会,成为知识的载体,并没有成为活用知识的主人。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不够积极,课堂参与感较低,其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对此,教师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创造出探究知识、体验过程、运用知识的机会。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知识点时,就可以提前搜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例如篮球、脸谱、圆柱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信息采集能力,让学生在寻找这些图案图形的过程中了解对称的特点与对称的前提。再例如,在学习圆角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造出贴近现实的购物找零情境,让学生深刻掌握圆角分之间的兑换比例,使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合理把握预设和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科学地设计导入环节、课堂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出现的一些情况来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坦白说,教师要提前用心设计教学环节,只有用心预设,才会出现美丽的生成。在具体教学时,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某种形式,局限于某种教学节奏,而应该随着自己当前课堂的实际教学状态来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让每个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都能够在当前的课堂内进行自由交流、激情碰撞,让每个学生除了掌握数学知识以外,还能够从中获取其他思想感悟。从客观上讲,合理地把握预设与生成的难度虽然是相对较大的,但其也符合素质教育这一教学思想,同样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因此,正确理解课程的预设跟其他生成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地把握预设跟其他生成的尺度,在不损害课堂教学规则的前提下,营造了一个开放、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线段、直线和射线”这一知识点时,笔者曾经要求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三线”。有的学生说铁轨是直线,有的学生说筷子是线段,但有一个学生说出了一个很有探讨意义的答案——知识是直线,这个观点起初让笔者有些惊讶,但笔者认为其极具探讨价值,于是我询问该学生为什么这样说。学生认为知识跟直线一样都是可以无限延伸、无穷无尽的,因此知识就是直线。但也有学生持反对态度,他认为知识虽然一直在发展创新,向前延伸,,但知识是有起源的,其有一个起点,例如数学的1,2,3,起点总是1。另外也有学生否决了上述观点,他认为知识应该是线段,因为虽然知识无限,但每个人的生命有限,每个人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度的……该堂课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我没有迅速将学生拉回知识本身,而是对其进行拓展延伸的决定创造出了一个民主有趣的课堂,学生既知道了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又紧扣主题,升华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开拓了思维与眼界,这堂课也展现了知识的魅力与人性的光芒。
三、营造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的数学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我们要让广大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已经普遍地存在于现实的生活当中,数学知识不仅仅是空泛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是非常实用的知识。在强调数学素质教育的今天,想要培养和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数学知识素养,数学老师就必须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思想理念跟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文本讲授式的教学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注重中小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所以想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理论和知识密切相连的数学课堂,就应该从小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切入,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大大提高中小学应用型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老师就需要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灌输型等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合理地把握预设与生成,灵活变通教学方法,为中小学生营造出一个充满应用知识的现实生活情境,从而大大提高中小学应用型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齐胜利.例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深度与宽度[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6(11):4-5.
[2]王静.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究[J].东方教育,2017(8):11-12.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教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