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凯里学院“双一流”项目建设的推进,结合地方经济的需要,针对工商管理专业设立了质量管理双语课程。就质量管理双语课在凯里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际课堂实施情况,结合学生课后反馈意见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以期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双语课提供建议。
[关 键 词] 质量管理;双语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104-02
近年来,凯里学院一直致力于推进学校硕士点建设和“双一流”建设工作,在课程建设上面加大投入力度,结合黔东南州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需求,针对黔东南州农业企业普遍存在产品质量认证概念模糊、认证申请流程不清楚的短板,基于人才培养是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特别在工商管理专业开设质量管理课程。响应黔东南州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愿景规划,同时为了满足国际质量认证的专业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对质量管理进行了双语课程试点建设。
一、质量管理双语课课堂开展情况
(一)质量管理双语课教学教师实际感受
凯里学院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质量管理双语课立项时间为2019年1月,建设周期为三年,目前在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和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已经实际开展过教学两年,该课程授课对象为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
从目前已经开展质量管理双语课两年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凯里学院的大部分学生来自黔东南州十六个县,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尽管大三了,但全国英语四级过级率不足10%。质量管理这门课程,本来难度就大,特别是质量管理工具和统计过程对数学和作图要求极高,对地方学校的本科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难度。用全中文上课,学生已经感觉较为吃力,再结合英文来上课,学生课堂反应较为消极,由于听不明白英文的意思,导致上课无法进入状态。再加上凯里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基础普遍较弱,课堂互动环节,如果让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学生反应较慢,构思英文表述和实际口头表达比较耗费时间,难以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
质量管理这门专业核心课程,,运用能力极强,对学生前期的企业实践有一定要求,需要学生具备企业实习的实际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质量管理的流程和方法。而凯里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极少有学生会主动利用寒暑假时间去企业实习。由于没有与企业对接,没有参与企业实际运作的经验,学生无法理解质量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上课时也就无法聚精会神[1]。加上英语功底本来就较为薄弱,教师一旦开始用英文讲授专业词汇,一些学生就开始产生抵触或消极情绪,埋头看手机或上课走神,教学效果不好。尽管授课时,教师已经采用实际案例的引入与学生互动,或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但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依旧无法与市场营销学这些极具趣味性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效果相比。
(二)质量管理双语课程上课学生实际感受
通过与上课学生开展座谈或开展不记名的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学生上课的真实感受发现,上课学生普遍反应难度较大,自己课后阅读中文版教材已经感觉很抽象,难度很大,课堂上教师一开始讲授英文,就感觉头昏、听不懂,对知识点不理解,就不想主动学习。还有的学生对质量工具的运用感觉很抽象,云里雾里的,无法深入理解。再加上后面统计过程控制与诊断章节,对学生数学功底要求很高,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差,一旦涉及计量环节,基本上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甚至很多学生提出建议,让授课教师讲粗浅一些,讲授一些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就行了,实际工作用不到。针对凯里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历年就业去向调查,大部分学生进入公务员系统或事业单位,进入企业的较少,所以他们对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对质量管理的重视情况并不清楚,也就无法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因为质量管理双语课开设在大三下学期,很多学生忙着准备考研和公务员考试,无法投入太多精力聚焦在这门课的学习上。由于以上原因,学生对质量管理双语课学习兴趣不浓,投入精力不够。
二、质量管理双语课未来建设和创新
(一)加大产教融合力度
为了弥补学校教师普遍存在的理论知识丰富、企业实践能力薄弱的情况,学校应在“十四五”规划中加大产教融合力度,积极对接省内外优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让企业导师走进学校课堂,让学校教师走进企业参与实践,真正将运用性学科建设落到实处,真正将运用性人才培养直接对接企业。学校应加快课程改革力度,设置实践实训课程,而这些实践实训课程需要学生走进企业,真正与企业同步,了解企业运营模式,参与企业实际运作,才能学习到扎实有用的实际技能,也为学生未来走进企业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应该积极对接黔东南州内的企业,因为凯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积极出台激励措施,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走进企业实习,前期的实习经历为后面开展质量管理双语课奠定实践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和学生搭建联系的桥梁,为未来学生就业提供充足的资源。
(二)转变教学思路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引入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学生自身,二是来自外在因素。相对于来自外在的激励因素,内在因素的激励更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自己内在的学习动能,本研究认为应利用年轻人喜欢争当优秀、喜欢表现的特征,引入竞技因素,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激活课堂。针对质量管理双语课,上课前宣布过程性考核办法,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进行讨论后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按小组成绩进行过程性考核计分。启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课前教师给出下一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按小组在课后提前准备下一節课的内容,制作PPT,像参加竞赛一样在课堂上进行路演,PPT展示和演说5分钟,教师提问1分钟,回答1分钟,最后按照3个环节给出3个分数后加出总分。由于带有竞赛性,小组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PPT制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现场反应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崭新的,对学生的锻炼也是全方位的。除此之外,来自教师的外在激励也很重要,例如,教师可以邀请一些毕业后发展较好的学生回校给师弟、师妹进行经验分享,或者邀请一些企业人员来学校举行讲座,分享职场上的经验,调动学生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质量管理双语课教学模式探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