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数量剧增,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国内高校对研究生的德育研究仍有空白,尤其在研究生导师和思政管理人员协作进行德育这一方面研究甚少。因此,通过挖掘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导师作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首要责任人”,结合实际情况,初步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三元机制”,期望实现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联动机制。
[关 键 词] 导师;思政管理人员;研究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122-03
据2016年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在读研究生人数达200.4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人数56.39万,分别比2012年增长15%和16%,2020年,我国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研究生数量剧增,意味着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了由“量”转“质”的关键性阶段,而高校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如何转型成功,,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研究生德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实践证明,只有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和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才能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体系和方法[1]。因此,本研究结合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实际调研情况进行讨论,旨在突出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天然优势,并协同发挥思政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的作用,抓好导师、思政管理人员、研究生这三个主体元素,探索“三元机制”育人的工作模式,初步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三元机制”,最终从“质”的层面提高研究生的德育品质。
一、国内研究生德育的政策及现状
早在1987年,原国家教委党组、中宣部颁发《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就指出:“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负责指导研究生的业务学习,也要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上的健康成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随后,在2000年至2018年间,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等的意见,明确了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首要责任”。同时,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又一次颁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明确阐释:“导师既要做学术训导人,更要做学生领路人。”这些无一不体现出对“导师责任”的重视与深化。
虽然对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指导的相关政策已经颁布与实施,但是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的落实情况普遍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高校的研究生德育工作仍单一地归于思政管理人员即思想政治辅导员这一群体。如此单一的工作方式,削弱了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导致导师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仅局限于学习科研方面,而与研究生德育工作基本脱节。以至于在现实中,导师在研究生德育中的责任发挥作用仍存在一些问题。(1)大多数导师忙于申报各类科研项目,自身科研压力较大,又受“导学”的影响,在培养工作中出现片面注重专业与科研工作,忽略了对研究生德育方面的关注,出现了“导学”与“导德”相脱节;(2)多数导师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缺乏客观的认识,主观认为研究生已为成年人,不需要进行“再教育”,导致大多数导师在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存在明显的不足[2];(3)学校层面或学院层面对导师育人工作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也没有相应系统的考核与奖励,使部分导师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缺乏重視,使其参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下降;(4)学校或学院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碎片化明显,导师与思政管理人员分工不清,定位不准,工作开展不协调、不成体系。最为突出的是,导师德育的时间及内容不连续、不系统、不完善,短期内无法形成持续性的教育效果,与思政管理人员之间缺乏沟通,未能形成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合力。
二、国内高校对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考核评价现状
在国内,导师制的引入是在1938年。当时的教育部为了矫正“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指导”的观念,避免师生关系的日趋商业化,特制定《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外导师制通常是以聘用的形式进行,聘期结束后会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则可以继续,不通过则一般不再续聘。反观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实行的仍是导师“终身制”,体现了国内导师选聘的“严资格审定、宽监督评估”的特点。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仍没有一套针对研究生导师评价和评估的真正可操作的体系。从导师的遴选开始,就缺失导师资格认证体系,缺失导师身份的考评机制,直至导师工作的考核方面,除了对科研教学等成果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以外,对导师其他方面的工作考核评判显得尤为空泛。而这只是在考核导师“日常工作”时存在一系列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高校对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方面的考核制度与体系的构建,更是几乎处于真空状态。虽有少数高校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如大连理工大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规范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师负责制、哈工大《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准则》则制定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三条规定等。但仔细审视这些意见、办法与准则时,不难发现,这些发文更多的是推动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积极性,营造相应的氛围,却尚未建立“落地”的制度或具体的考核细则。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三元机制”构建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