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若想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不能一味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首先对动态思维的内涵进行阐述,其次分析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态思维能力的意义,最后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态思维能力的措施,希望能给广大大学物理教师带来一点参考。
[关 键 词] 大学物理;物理教学;动态思维能力;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130-02
大学物理是大学中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物理教学工作比以往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动态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很多物理问题都需要运用动态思维才能够有效解决。可以说,动态思维能力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不仅是大学物理教学,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重视动态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动态思维的内涵
动态思维是一种非传统的、特色鲜明的,且具有能动性与联系性的思维方式,它主要强调以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可以将动态思维的基本模式概括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收集新资料;第二步,,制定新方案;第三步,实施新方案;第四步,结果反馈;第五步,调整新方案。经过这五个动态步骤可以缩小思维的目标差,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和改造客观事物。动态思维还具有几大突出特征,只有符合这些特征的思维,才属于动态思维,它们分别是:(1)变动性:动态思维是始终处于变动中的,并不断调整各方面关系,从而与环境之间产生协调性与适应性,以便在各种不同变化下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动态思维的一项最基本特征;(2)信息性:信息是动态思维的“向导”,指引着动态思维的运动方向,没有信息的动态思维,其运动只能是盲目的;(3)反馈性:反馈是动态思维收集回来的后果,也是下一步运动方案的制定依据,没有反馈的动态思维,其运动只能是单向的;(4)控制性:控制是信息和反馈有机结合的结果,动态思维通过输入信息和收集反馈来不断调整行为方式,从而控制周围环境变化,继而获得主动权;(5)整体性:动态思维是一个整体思维过程,各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均是相互关联的,整个思维过程是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统一整体;(6)择优性:在动态思维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方案,且每种方案又有多种发展可能,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择最优化的方案称之为“择优”;(7)开放性:开放是动态思维的前提,只有与周围环境开放性地交流,才能够使动态思维“动”起来。从上述动态思维的模式与特征中不难看出,虽然在动态思维中也离不开一定的静态思维作用,但动态思维才是更加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态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大学物理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绝对的主体。教学不是一项教师单人的活动,而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作为主导,学生则应占主体地位,无论少了哪一点都无法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但过去一些大学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经常会直接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本末倒置,因而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不是教师的演讲舞台,学生也不是教师的演讲听众,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实践发现,通过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动态思维的运用需要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大脑进行动态化思考,这等于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主宰自己的学习过程。
(二)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物理是一门理科学科,其中包含很多理论、概念、原理、公式等内容,这些内容理解、记忆及运用起来通常难度较大,这也是大学生的物理成绩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物理教师一直都在寻找能够有效降低物理知识理解难度的方法,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对这方面的作用不大,后来,随着动态思维的培养逐渐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受到关注和重视,它对降低大学物理知识理解难度的价值也越来越显著发挥出来。通过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可以解脱传统静态思维模式的桎梏,使学生在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思维过程中找出多种问题解决方案,并从中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实际学习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需要一定兴趣为动力的,当学生对一门学科的知识深感兴趣时,自然就会怀抱高涨的热情去主动学习;反之,当学生对知识兴趣不足时,则很难产生学习积极性,甚至还可能会对学习感到厌烦。因此,若想切实有效地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首先应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等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但难以对大学物理知识提起兴趣,反而连原本的几分兴趣都可能逐渐被消磨掉。而通过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则能够利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流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大学物理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从而将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物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及应用方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才能够在未来走出校门后在社会中更具竞争力。但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大学物理这门理科学科而言,采用傳统教学方法只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发展。不过,若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动态思维能力不是“独立于世”的,它在运用过程中需要与自主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相结合。换言之,培养学生动态思维能力其实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析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态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