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阅读自始至终都是锻炼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将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立足于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从支架式教学模式入手,分析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和发展历程,并阐述当下大学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
[关 键 词] 支架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阅读;应用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143-03
在素质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建设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主体地位的突出,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而英语作为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支架式英语教学这一模式来讲,其自身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够实现大学课堂师生角色的转变,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一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从被动转为主动,教师能够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构建相对应的支架,引导学生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进步。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将近90%的学生都认为,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但仍旧有部分学生会在实践的过程中滋生出懒惰和倦怠心理。正因为如此,教师才更应当在支架式教学模式尚未广泛推广之际,认真分析其自身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分析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
(一)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30年代,维果斯基就已经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也就是说,学习者认知发展的水平存在两个区间,首先是第一发展水平,其次是第二发展水平,第一发展水平代表的是学习者的真实水平,第二发展水平代表的是学习者的潜在水平,真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而这一段距离的状态,与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教学应当成为引领学生发展的前沿力量,让学习者向着更高水平跨越。从构建主义者的有关论点来看,最近发展区也可以被当成建筑行业内的脚手架,这种脚手架的支撑能够发挥出支架作用,推动学生向着更高层次迈进。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推广之后,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也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了支架理论,这一理论主张支架教学强调的是情境的创设,必须要以情境的创设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为容易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概念,在学生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再逐步撤销支架,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独立探索。欧共体曾经在远距离教育训练项目相关的文件中,把支架式教学看作框架的构建,这一框架的构建能够让学习者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所学知识,能够帮助学习者把复杂的任务进行分解,由浅入深,抽丝剥茧。
直到20世纪末期,支架式教学才正式在我国得到了应用,并且也在近些年来颇受外语教学研究者的重视和青睐,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数量骤然增长。庞维国曾经对支架式教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探讨,他强调支架式教学内容应当涉及情境的创设、自主学习,以及小组讨论等多个环节。
(二)基本内涵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教师过于注重对词汇和语法的讲解,,企图让学生背诵足够多的理论来应对多种多样的考试,而且也注重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这种满堂灌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十分被动,无法真正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教师是课堂的支配者和掌控者,这就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学生也无法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阅读课的氛围也变得沉闷且尴尬。但支架式教学模式却能够改变传统局面中的弊端,学生重新成为课堂的主人,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尊重,教师也不再盲目灌输理论,而是不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突破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参与各种类型的英语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实现了调整,不再是单纯的灌输者,而是成为课堂内容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成为学生重要的辅助力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除此之外,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也能够让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信息和元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基本構成
从现阶段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来看,其自身的构成大致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情景设置,教师依照本节课的重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出恰当的情景支架,通过特定的环境来感染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并采取多样化的手段,让学生融入情境当中,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去解决问题。其次是支架搭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诱导,鼓励学生通过情景问题去挖掘更为深入的内涵与本质[1]。然后是自主探索,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价值,为学生保留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从中自主选择、自主解决问题。还有就是合作学习,在这一阶段,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协商和交流,分享自己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推动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最后是评价,评价囊括了之前学习的各个环节,不仅涉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还涉及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自身在探索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潜在的问题和不足。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