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原则、必要性、目的入手,挖掘红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凭据。分析红歌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功能包括:引导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大中小学生的精神文化水平;增强大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大中小学生的凝聚意识等。进一步总结红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有:红歌合唱、红歌“快闪”等。最后,加强党对红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领导。
[关 键 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红歌;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146-04
2020年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總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是要在厘清大中小学各阶段思政课教育的差异性与关联性的基础上,统筹各学段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理念的贯通性、教育内容的整体性以及教育方法的支撑性等,以实现思政教育的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原则有:要坚持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整体性、教育方法的适切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包括: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之需要,全面落实国家政策之需要,化解德育碎片化风险之需要。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任务。[1]
一、红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凭据
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理论著作《乐记》有云:“德音之为乐”“乐者,德之华也”。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歌曲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歌曲是由歌词和乐谱相联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是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表达。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人类劳动中产生的。[2]红色歌曲(简称“红歌”)作为歌曲的一种,它也产生于社会实践之中,只不过是产生于近代革命这一特殊的社会实践之中,是应革命之运而生,并为革命而服务的,这里的革命主要是指无产阶级革命。[3]
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说:“在所有的人实行合理分工的条件下,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充实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4]说明了恩格斯对音乐作用的肯定,肯定了音乐对人类生产生活及思想建立发挥了巨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构建人类的精神世界。好的作品是思想与艺术的统一,说明红歌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优秀文艺作品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发展,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当代大学生整体出现“浮躁”现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提出了当前文艺创作体现出浮躁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人们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多国家、多民族出现了文化碰撞,这种碰撞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何辨别文化碰撞产生的结果是好是坏是当前大学生的需求。红歌精神体现的是积极向上、爱国爱民、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正能量思想,能够提高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早日实现。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提出邓小平的话语:“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语言,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5]红歌的题材来自群众,红歌的体裁来自地区,红歌的歌词口语化,红歌就是来源于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是从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理论出发,教育全民思想观念,提升全民道德素养,激励全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这就说明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来自人民,同时人民也需要具有精神内涵的作品来丰富自己的精神需求。红歌的精神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中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学校应积极探索红歌对当代大中小学生的引导作用,以红歌为载体发展思政课一体化教育工作。
二、红歌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功能
(一)引导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全面性人才的摇篮,大中小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他们代表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故当代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的根本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首先应是人的教育。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上来讲,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普遍是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育,从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的意义,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恩格斯说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6]只有当一个人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荣辱观念的含义,才会在个人行为上更好地约束自己。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加强全社会对荣辱观念的辨别意识,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7]首先,当下的大中小学生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理念,为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人才培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激发和调动大中小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红歌展现的是不屈不挠、奋勇拼搏的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的形成,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朴素、诚实守信、爱护自我、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精神,能够不断超越自己,克服难题,得到能力的锻炼,充分体现出自我价值。同时,红歌所蕴含的精神能够深化学生的自我认识,红歌的思想精神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教育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更好地定位自己,有针对性地提升个人素质,开阔视野,得到精神上的汲取与发展,,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歌曲《八路军军歌》歌词中有红军长征、游击战、平型关大捷、敌后根据地等多个历史内容,在带领听众重温抗战史的同时,体会革命战士在枪林弹雨中绝不退缩的思想内容,感受革命先辈用身躯铺垫出来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歌曲以低沉的旋律展现了中华男儿沉着、坚毅的性格,有力的节奏、激昂的风格表达了军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鲜明地塑造了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8]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红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