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介绍独立学院等组织非编制会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指出该部分会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职务职位晋升、基本保障和激励奖励机制等诸多瓶颈,提出独立學院等组织实现非编财务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若干构想。
[关 键 词] 独立学院;非事业编制会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160-02
一、高校非事业编制会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独立学院作为高校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虽然隶属于国家事业单位,但是与其他事业单位不同,普通高校均属于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独立学院属于事业单位中非财政拨款单位,故独立学院的经济来源没有国家财政拨款,进而导致独立学院中财务工作人员的构成不再是清一色的事业编制,虽然大部分独立学院只有很少一部分本部派遣来的事业编制,但是财务人员大部分都是人事代理、劳务派遣以及直接同学校签订《劳动合同》的聘请制人员[1]。这类财务人员不列入国家、省或市级事业编制,他们以签订合同的形式与学校建立劳动或劳务关系,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受聘人员的聘任时间、岗位职责、薪酬待遇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部分人员我们称之为非事业编制财务人员(以下简称为非编财务人员)。非编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是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涵盖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的内容。个人层面,主要指员工个人根据个体需要和自身特质,结合财务岗位职责,对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客观和主观条件进行剖析和总结,确立个人生涯奋斗目标,并为之制订相应的规划和安排。组织层面,主要指独立学院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岗位发展的需要,明确相关财务岗位的职责和职位晋升规划,帮助员工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与机会。总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单位和个人的不懈努力,使每个财务人员的职业规划同单位发展的总目标达到相同高度,最终实现单位与个人职业生涯共同进步。
二、独立学院非编财务人员的现状与特点
独立学院非编财务人员是高校会计这一特殊职业人群中的特殊群体,是2000年以来高等学校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新生事物。非编财务人员在高校会计人员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独立学院非编财务人员以及高校非编财务人员总和超过了百分之三十,成为高校财务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高学历要求逐渐提高
高校财务工作具有一定的职业准入标准,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之前的持会计证就能上岗这一基础条件基本上满足不了现在高校的需求,随着“985”“211”等名校的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加入,从一定层面上不断提高了非编财务人员的人员素质,使得高校财务人员不断注入新鲜力量[2]。另外,部分非编财务人员充分利用高校丰厚的教育资源,通过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学历不断得到提高。
(二)人员变动较大
受独立学院以及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影响,与非编财务人员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如激励机制、流转机制、考评机制尚不完善,财务管理部门也没有明确的规划,这让非编财务人员看不到清晰的未来道路,同时,身份的差距也让该部分人员缺乏安全感、认同感,使之缺乏主人翁意识、向心力以及凝聚力。非编财务人员一边工作一边伺机寻求其他较好的就业机遇,一旦出现其他较好机会,辞职现象频发,造成了独立学院等高校非编财务人员高流动性及高流失率等现象。非编财务人员的高变动性不但造成了学校招聘和管理成本倍增,同时,财务部门还得面对因岗位空缺导致的业务频繁交接,相关特殊工作难以为继以及相关核心岗位信息保密程度造成威胁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正常工作秩序。
(三)职业倦怠
由于非编财务人员的工资福利体系独立于独立学院等高校事业编制工资体系之外,使得非编财务人员即使在相同的职位相同岗位,付出相同的时间及相同心血,承担着相同的劳动强度,非编财务人员获得的工资及相关福利待遇与事业编制内人员有着较大差距,同工不同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热情。长年累月,非编财务人员容易产生工作没有成就感、无力感和疲惫感,,导致职业倦怠。在职业倦怠期之内,每个个体不但对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甚至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在影响财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同时,还会危及学校财务工作的整体正常运行。
(四)男女比例失调
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其从业人员中女性财务人员偏多,独立学院等高校非编财务人员中女性占比较高。由于女性特殊性,几乎没有进行比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呈现“弱职业生涯管理”[3]。
三、高校非编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痛处
在非编财务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高校存在有效机制缺乏、文化氛围淡薄的痛处,因此,非编财务人员的生涯规划中存在着诸多很难跨越的鸿沟与矛盾,从而影响独立学院等高校职业规划目标的实现。
(一)编制流转困境
高校对事业编制财务人员的录用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学历方面,一些高校在要求最高学历硕士甚至是博士的同时,还要求第一学历为“985”“211”等本科名校。除此之外,有的省市甚至国家层面受高校编制不断收紧等政策性影响,高校编制短缺造就了非编财务人员很难获得事业编制。情急之下,他们只能暂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的丰厚的教育资源,通过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后得到进一步的晋升。高校财务工作只能成为他们过渡时期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份职业,因此更谈不上结合本职工作进行职业规划。非编财务人员通过自学从而获得中级会计职称、高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等财务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力和学历得到提高,综合素质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愿景也随之变化,他们要求学校能科学合理地设计他们的岗位职责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事业编制职工。事业编制流转困境极大程度上影响非编财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成为制约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拦路虎[4]。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独立学院非事业编制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