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道德素养与理论水平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为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自我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落实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需从自身出发,以“四有”教师标准要求自己,提高道德修养,强化责任意识,加快高水平高素养师资队伍的建设进程。
[关 键 词] 教育理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四有”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214-02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荀子·大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之一,也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特别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因此,高校教师如何从自身出发,培养优良的师德师风,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与素质水平,增强服务意识与责任感,赢得全社会的尊重,是我们亟待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之一。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广大教师队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紧迫性。
高校教师应对照相关文件的要求,坚持三全育人,坚持立德树人,正确认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角色定位: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觉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充分认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合格的社會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努力学习先进思想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中华民族的强大文化创造力,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是要密切关注学生,耐心指导学生的成长成才,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把“四有”好教师的观念渗透到具体行动中,贯穿于日常教学育人的过程,从细处着眼,做到爱岗敬业。
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孔子在教导学生时曾说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为学生的模范与榜样,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承薪火的重任。我们常说“为人师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从人品、学问、行动等各方面为学生做出积极表率,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认为,高校学生大多处于青年中、晚期年龄阶段,初步形成了较完备的世界观,具备相对成熟的逻辑推理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对自然和社会有独特的认知见解。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独创性,并结合这一阶段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发挥长善救失、扬长避短的教育观念,善于观察和总结学生的思维动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教师首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以德立身,传道求真。高校教师应自觉抵御不良文化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关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涵,关注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从而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党员教师要配合学校党建工作,坚持党对人才的管理和监督,正确履行党员责任与义务,把握好高校教师队伍的政治方向。
二、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
高校教师负责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对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但绝不能因此居功自傲。高校教师应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思想觉悟,放平心态,摆正位置,去功利化,去个人化,不把知识作为牟利的手段,以集体利益为先,不计较个人成败得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引领学生走向未来,走向光明。一位合格的老师,不仅在思想上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更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高校教师应秉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不畏强权,不慕虚荣,公私分明,德才兼备。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高校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德为先,以德服人。“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但也有部分教师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感不强,受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未能抵抗利益的诱惑,陷入权钱交易的漩涡,参与学术造假、学位买卖,极大地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规范。还有部分教师爱岗敬业意识淡薄,上课迟到早退、举止散漫,教学质量低,工作作风差,辜负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厚望。对此,高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高校教师也要注意修身养性,不仅要提高职业道德修养,,还应守好自己的道德底线;要以“工匠精神”做到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不能因为身居“象牙塔”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与自我管理探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