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雪松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37期 本文字数:2625
[摘要] 教育,需要厚植工匠精神,更呼唤哲学情怀——教育的平常心和大局观。未来5~15年国家发展蓝图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这需要作为教育蓝图具体“施工人”——教师开阔眼界、立下大愿、付诸行动,树立“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大局观,使之成为教育教学的内驱力,为教育大业添砖加瓦。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中,唤醒教育的生命力——与时俱进的教育洞察力,始终对学生保持仁爱之心;教书育人工作与学生发展互相促进、互相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 键词] 教学;大局观;教学管理;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018-02
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既需要一种工匠精神——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更需要一种哲学情怀——比如平常心和大局观。教育的平常心和大局观,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目的和过程上。
无论哪个行业中,有大局观的人一般都是团队的灵魂人物,能够决定集体的未来。大局观是指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前瞻性地看问题、思考问题,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同时有远见,遇事脑子多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把握好整体的利益和局部的利益关系,对待问题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和正确的决策,使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大局观?
一、开阔眼界,构建格局
一件事要做到什么程度,什么程度才算好,你得先有个想法:学习最新政策、领会文件精神、参考行业标杆、借鉴他人思路。眼界打开、博闻广记、多阅读多思考,思路就开了。
十九大以后,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的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也启动了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立项工作。2020年下半年,国家发布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在线培训示范班”做了题为“新蓝图 新技术 新专业”的主旨报告。她从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对教育发展和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谈起,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发展新形势、新格局,站在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战略高度,分析了未来5~15年国家发展新蓝图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鲁昕强调,“十四五”期间,国家要建设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质量的现代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要对接产业发展,扬长板、补短板,对标新职业、整合新知识、创造新技术、培养新技能,职业教育创新要聚焦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做好传统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职业院校教师特别是创新团队教师要研究国家发展战略,聚焦现代产业发展,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承担起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打造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師团队,为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立下大愿,聚沙成塔
国家是教育蓝图总设计师,教师则是完成设计图的具体“施工人”。我们每位教师应读懂设计图,找到自己的定位,从细节入手,实现个人理想、成就自我的同时,为教育大业添砖加瓦。
我想用建筑建设规划来做个类比。一个注重实效的建设规划,不仅要有终极蓝图的编制,还需要近期建设规划的安排:注重长短期建设规划结合,合理定位布局,项目科学落地。规划要落地,不仅仅是研究学习,而是实际可操作的规划——是规划、是设计、是施工图,是能指导建设的具体图纸和方案。
教育教学套用建设规划模式就是,教师应先明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任务(终极蓝图),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长短期建设规划),学校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学校特点设计人才培养规范);各专业立足岗位任职要求做专业建设规划(施工图);学科对接职业标准做课程建设规划(具体图纸和分项目方案);教师对照自己在职业成长中的时间维度,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育人工作与学生发展互相促进、互相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照施工标准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一)读懂设计图
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专业变化、内涵变化、内容变化,因此专业建设、专业内容、专业整合都要随之改变。变的核心是:知识整合、融合新知识再造、重新构造新的知识体系。
职业教育要对接科技进步,对接场景,对于马上要推进的专业,我们职业教育教师团队首先要读懂,对这些专业内涵、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基础课程、所有的专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应该提出具体的实施落地措施,落在课堂上、落在教材上、落在教法上。
(二)找到自己所在定位,清楚职业教育教学的框架结构及关系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以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结合学校实际,同时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
2.专业建设标准。基于指导专业规范建设,培养适应行业需要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从依据、流程、保障、绩效与考核等方面,制定学校专业建设标准。
3.课程建设标准。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职业岗位要求,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突出职业能力主线,统筹考虑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对接职业标准,制定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必须达到的课程知识和技能标准。课程建设标准要明确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突出教学的有效性,使每节课堂教学成为有价值的教学、有效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如何培养教学大局观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