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巧 林丽 朱琳 石铁玉 柏涛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36期 本文字数:2612
[摘 要] 工程制图课程作为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和新疆农业大学入选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之一,如何能将课程思政精准地融入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与思政理论教育相向而行,是教师团队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该课程的现状,提出将新疆水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建设新疆代表性水利工程及建设者代表、优秀校友案例库和提升教师队伍自身思政理论水平等方式进行课程改革,达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耦合联动培养的效果。[关 键 词] 文化润疆;新疆高校;工程制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001-03
一、前言
2010年5月—2020年9月,中央先后三次举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特别是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完整描述为: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1]。而“文化润疆”和“富民兴疆”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座谈会首次提出的精神,新疆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应当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部署,响应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中“文化润疆”的精神,努力探索发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与优秀的思想品德、爱国主义精神、文化等要素相结合,利用案例导入或情景分析等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日常专业课程教学中,健全德能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落实课程思政相关要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3]。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全国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同时,普遍开启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新高潮。
本研究在分析水利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5]等,探索将“文化润疆”的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环节,实现工程制图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本专业其他课程及其他专业融入思政元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案。
二、课程现状分析
在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赖于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开设和讲授。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网络和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都与之前的学生有了很大的差异,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不能达到理想的教书育人效果。因此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高校都开始了课程思政的建设,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也经历了从“课前5分钟思政理论简介”到“思政精准结合专业课程”的探索过程。
工程制图课程作为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和新疆农业大学入选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之一[6],在课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如何将课程思政精準而不刻意地融入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中,达到与思政理论教育相向而行,是新时代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一项重要探索。
课程思政不能简单地满足于思政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生硬地融入专业课程,而是应当通过将水文化、水利工程文化、工匠精神等水利软实力融入课堂教学中,发挥“思政”在课程中的“价值引领”和“育德功能”。工程制图是水利工程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涵盖手工尺规绘图及水利工程中的灌区改造构筑物、水工建筑物的阅读和绘图,因此教师除了可以从工程制图的角度将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还可以从水利工程、灌区改造工程的角度着手发掘其包含的思政元素,然后由具备课程思政讲授水平的教师精准恰当地融入课堂讲授。我们可以精选新疆著名水利工程、灌区改造案例、水文化、优秀校友等内容,建立起新疆著名的水利工程、典型灌区水文化案例库、编纂优秀校友简介引入相关章节课堂讲授,激发学生爱专业、爱疆、爱国的热情。通过布置工程制图综合性作业,认真批改并给予学生反馈意见,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项目组成员积极参与针对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类培训,加强自学,并将学到的内容运用于课堂讲授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前期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通过学校教务处学生评教系统、调查问卷、成绩分析等方式保证课程思政的落实及成效检验。
三、教学改革思路
(一)将新疆水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
以新疆典型流域为例,从“荒漠绿洲”的独特风情、魅力和水文化入手,让学生在领略流域自然风光和生态文明的同时,了解灌区存在的问题及灌区改造工程的必要性。
如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叶尔羌河是新疆的第三大河流,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南侧喀喇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西部,从冰川、河源、河段到水系河流全长1281公里,流域面积10.8万平方公里[7],历史悠久,波澜壮阔。可以从维吾尔民歌“茫茫叶尔羌,你是流金的河,问你有多长,千里到天国”引入,向学生介绍叶尔羌河流域的概况、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流域水利工程的辉煌成就,让学生喜爱叶尔羌河,向往叶尔羌河,也意识到该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还存在水蚀、风蚀、下游河段胡杨林生态补水无控制性引水工程、河流涉及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径流调节能力差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7]。进而引入通过库沟塘整治、海绵城市和海绵家园建设、河道生态系统监控等措施进行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都与本课程涉及的水利工程相关,使学生在了解新疆水文化灿烂悠久的同时热爱新疆,继而向往投身建设新疆。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文化润疆”在新时代新疆高校本科工程制图课程改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