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郭振军 邓维 曾利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36期 本文字数:2588
[摘 要] 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一个覆盖多学科多技术的新兴专业,具有学科综合和交叉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1个基础、2个驱动、2个指导”的“12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该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型应用人才。[关 键 词] “122”模式;物联网工程;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36-007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联网产业持续且快速的发展,社会各个行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当前各个地方本科院校的工科专业,在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思路方面仍停留在专业知识满堂灌的层面,课程体系设计仍然是按照理论研究性人才的培养方式设计,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应用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确,不知如何界定专业发展定位等。基于此,本文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出发,结合我校我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122”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系统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层次,物联网是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普适计算、云计算、泛在网络系统的融合应用。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示范等一批项目的逐步落实,安防、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已经初步具备了规模化的基础。统计显示,在物联网主要行业应用中,安防(安全防护、防入侵、智能家居)、电力、交通三大行业位居前列。
(二)行业企业对物联网工程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尤其是5G技术的应用,将会推动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相关行业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更大。根据物联网系统结构组成,可把物联网人才的需求分为如下三类。
1.感知层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
终端信号采集涉及感知终端的设计与应用、感知终端所采用芯片的设计与应用、终端数据采集处理所应有的嵌入式开发等专业技能。
2.数据传输层通信类人才
物联网数据传输通信系统层中通信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保障等专业技能。
3.应用层系统相关技术的开发与维护类人才
应用层主要是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应用,数据库或者数据仓库的维护和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程序设计等专业技能。
除了以上三个层次的系统外,还需要系统集成、系统营销、管理、服务、运维等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
(三)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物联网工程作为一个跨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依托计算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等学科,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里各技术的融合发展。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而言,学生专业能力主要为基础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基础能力即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包括基本的电路设计能力、软件编程能力;应用能力即基础知识的应用,包括电路应用能力、软件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是在前两个能力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二、“12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以来,始终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的人才。构建“1个基础、2个驱动、2个指导”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工程项目案例和校企联合培养为驱动、以学科竞赛和就业岗位需求为指导,开展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
以“一个基础”为前提,结合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和学校实际,确定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系统掌握物联网、计算机、电子、通信和软件设计等方面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物联网系统相关技术的应用设计、维护、销售等能力,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够在物联网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紧跟社会发展和需求,强调物联网硬件软件开发、无线网络通信、嵌入式系统和信息处理分析等基础理论,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信息感知、数据管理、智能分析及综合应用的专业技能,成长为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校内实验、企业实习、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在夯实“1个基础”的前提下,推动“2个驱动”和“2个指导”模式的有序进行。以此体现物联网工程专业“厚基础、重实践、促创新,产学研紧密结合、突出工程能力”的专业特色。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122”模式的物联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