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德技双修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索

2021-11-24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梁慧婷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8期 本文字数:2472

  [摘           要]  基于当前思政教育研究的热点——“课程思政”,对职业院校开设的高铁乘务专业中的核心课程“高铁乘务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建设内涵及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专业核心课的全过程,不断注重专业课程的价值维度,丰富和完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并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以提高中职高铁乘务专业人才输出品质,满足高铁时代对高素质乘务人才的需求。
  [关    键   词]  高铁乘务专业;德技双修;“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014-02
   所有的教育元素都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并且借助专业课程教学开展思政教育已成为思政教育研究的热点。而“高铁乘务餐饮服务与管理”是以高铁乘务旅客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讲授高铁动车、普速列车中餐饮服务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除了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和熟练掌握高铁乘务餐饮服务流程、餐吧车设备设施安全操作等基本知识外,还涉及消费心理与行为学、市场营销学、服务礼仪、少数民族和世界主要国家饮食习惯等多学科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该课程具有明显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因此,如何将思政及德育等元素融入“高铁乘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不仅是该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还为德技双修背景下其他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起到典型的示范作用。
   一、德技双修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
   重视道德浸润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道德教育的共识。并且,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职业教育各个领域中,要主动融入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各个教育环节,有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而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理应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具有的“道德”“人文素养”等思政基因,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简而言之,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融入专业学科,,将学科、学术资源有效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资源,两者相互融合。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功能,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责任、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等价值范式以及淡泊名利、服务人民、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精神,进一步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实现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
   二、德技双修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从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缺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思想政治元素难以选取并有效融合等问题,致使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背离,严重制约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步伐,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和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剧烈冲击。因此,要真正实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落地开花”,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推进。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深入构建专业思政课程体系
   教师应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努力将理想信念、人文素质与职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有效实现职业素养和技能培养高度融合。此外,还应加大思政课程体系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完善思政课程体系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体系。例如,教师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高铁乘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并从理论上进行工匠精神案例导入,实践中以开展技能大赛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从而为中国铁路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发掘思政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专业课程思政”内容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拥有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不断引导学生明晰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特别是在讲授专业课程知识时,教师应及时结合实际案例和学生生活优化思政内容,不断将该专业伦理所涵盖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为规范融入专业课程中。例如,在讲授动车组列车餐饮安全管理知识时,可以通过介绍国家食品整体安全观,深刻阐述民族自信和道路自信;在讲授动车组列车膳食供应知识时,可以结合实际工作,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顶岗实习和企业实践中,可以通过相关企业的各类规章制度,有效培养学生的质量、现代企业等意识。
   (三)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其能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精准运用馬克思主义,实现对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是开展思政常态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中职学校应将师德师风教育放在教师培养的首位,有机结合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充分发挥好教师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并及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师德师风教育内容,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三、德技双修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仅有相关理论是不够的,而德技双修背景下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以“高铁乘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充分结合所授教材内容,遵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时代性、规律性、创新性等基本原则,采取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寻找与课程相符合的思政元素,并与专业课程进行契合,从而达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要求。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德技双修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795.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