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陶丽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8期 本文字数:2506
[摘 要] 特殊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在专业教学中应着重以“应用”作为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教学实践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各种能力内化于心。在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是重要且有效的一种能力提升方式,且能够与特殊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保持一致,促使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在专业课教学中得到有效培养。以特殊教育为背景,针对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的实施办法展开研究,期望能为相关的特殊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有利的理论参考。[关 键 词] 案例教学;特殊教育;专业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096-02
案例教学本质就是学生在对专业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且能对技术进行分析后,教师为了强化学生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会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专业课中将案例融入其中并进行分析和探讨,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案例教学有诸多优势,教师应该根据接受特殊教育学生的特点,掌握具体的教学运用方法,以推进特殊教育教学的深化与改革。
一、案例教学在特殊教育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为了确保学生在特殊教育专业课教学中体会到案例教学中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并使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应该使案例教学内容保持真实性。结合学生的专业以及特殊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或根据教师专业化的教学科研实践等选取案例,所选取的案例应该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且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对问题的分析等,为培养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二)循序渐进原则
因接受专业教育的学生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故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案例的具体运用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能力。如在教学案例的接纳程度方面,教师应由快到慢逐一对案例内容进行渗透,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案例渗透过程中学习知识且感受到能力的提升;在课时安排上可在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状态良好的基础上分阶段缓慢地融入教学案例,每周可安排2~3节课时且适宜在授课后的10分钟左右融入案例开始讨论问题。对授课内容的选取也应该由易到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结合实际教学目标采用适于学生且急需学习和掌握的技能进行分析和讲解。
(三)知行统一原则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教、学、做合一”,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以及提升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案例选取和讨论中应与本专业的教学内容保持一致,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专业化知识的学习并结合案例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在主动学习中完成对知识与技能的构建,并将掌握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真正使案例教学能够与学生学习融合成一体。
(四)启发性原则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专业化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案例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索,使学生能在案例中受到启发,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能力的提升。
二、案例教學在特殊教育专业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特殊教育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一般要经过对案例的设计与提出、案例课堂探讨以及教师评价等重要的环节,每个环节中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使学生通过真实的案例教学完成对理论知识的转化,提升自身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一)案例设计与提出
对专业课案例设计是否合理会对课程教学进度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案例的设计与提出应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首先,在对案例进行设计以前教师应充分了解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如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等。注重以理论知识的转化为主,案例的设计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设定的各种要求,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专业化知识,使案例保持真实性和针对性,以在教学活动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确定具体的案例后,应对案例的内容进行充分了解,了解案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方法、对学生所带来的启发等,使案例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其次,应注意对案例资料的查取工作,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与本课题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或音频等,满足不同生理及心理有缺陷学生的需求;最后,重点对案例的难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问题提出具体的问题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开讨论与分析,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以发挥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二)案例课堂讨论
1.学生在对案例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对案例的内容理解存在差异性问题,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对所提出的案例内容存在差异性。例如案例中所提及的专业词语尚未理解或理解能力较差等,导致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兴趣较低,无法将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造成课堂讨论环节效果较差。
(2)在案例的具体分析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抵触心理或阅读的速度较慢且方法不正确,导致案例分析阶段效果较不理想。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案例教学在特殊教育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