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何金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8期 本文字数:2635
[摘 要]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主题教育总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1]。在此背景下,结合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就技工院校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展开分析,论述在新时代发展下技工院校的学生现状、在校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实习生社会成长的培养。[关 键 词] 技工院校教育;初心和使命;践行者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176-0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根溯源,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所决定的,一切向前走,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是为了什么而前行[2]。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新时代,教育的许多问题逐渐凸显,在学生难教难管、事务性工作繁杂、舆论压力大的环境下,教师渐渐生出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这种教育心态,是教师意志不坚定的表现,与我们当初从事教师行业的初心和使命相违背,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要与时俱进,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要用党建思想武装头脑,把理论运用于工作实践。结合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的教育工作岗位,践行不忘立德树人(育人)的初心,牢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才)的使命,努力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技工院校教师。
一、技工生的现状分析
技工院校的生源大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4~16岁,思想不成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欲望不强,厌学情绪较高,对未来比较迷茫,不懂职业要求,也不清楚以后的人生目标,浑浑噩噩过日子。虽然技工生有诸多的不足,但是他们的优点也很明显,就是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新鲜事物,愿意动手操作,对技能训练接受能力较强,这也是技工院校学生的一大优势。
究其原因,技工生很多是留守儿童、家庭问题孩子或贫困生,家人虽能使他们衣食无忧,但是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学生随心所欲惯了,自控能力较差,加之学习基础差,未考上高中,难免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所以在校喜欢表现自己,迫切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和肯定。
二、技工在校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推进技工院校的教学改革,到企业行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结合学情,探讨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撰写具有技工特色的教材,探究适合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的教法与学法,是目前技工院校改革的必经之路。在教改中,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或工匠精神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一线高技能人才。
技工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加强师生、家校交流,了解学生成长背景,耐心细心去关怀、关爱他们,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建多元校园文化,帮助学生重塑信心、坚定信念,比如拔河、篮球、排球比赛等团体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校运会、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技能节等,通过这些活动或比赛,让学生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所得,加深对专业内涵的理解。
三、技工在校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技工生来校学习就是为了能有一技之长,成为以后谋生的手段,所以技工院校特别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鉴于毕业生将去往一线从事基础性技术或管理工作,学校以一线岗位的专业技能为技能培养目标,走一条重技能的实践教学之路,一方面开设多门必备的专业课程,其中实训课时占50%以上,充分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反复练习、提升专业技能的时间和场所;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招聘或聘请一些拥有多年工地一线管理经验的技术骨干或专家来校教学,传授工地积累的经验,为学生提供雄厚的师资力量,这也是技工院校的一大优势。
技工生的学习成果需要展示或检验,而技能节和技能鉴定考核就是很好的平台。学校每年举办技能节,设置多个职业技能竞赛项目,面向全体在校生,为学生的技能比拼提供一个大舞台,让他们能同台竞技,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所得,这也是对阶段性学习的总结与提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是对技工生专业技能的一项全面检验,,采取理论考试+实操考核的评价方式,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强化技工生专业技能训练,学校积极探索以大赛为载体的实践育人模式,选取部分优秀学生参加省级(或区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在这些大舞台的交流比拼中,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加强交流,锤炼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摸索提升团队的整体技能。此外,学校一直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大赛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賽促改,以赛促建”,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综合技能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综合办学能力,为施工行业培养优秀人才。
四、技工实习生社会成长的培养
从事施工类专业的技工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的项目部进行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由项目部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师傅采取传帮带徒弟的教学模式,这是学校教学计划中的必修内容,也是技工院校的特色教学之一。技工生在项目部的生产实践学习,实际就是把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生产实践结合的学习方式,把在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项目(工地)的一线生产当中,而项目(工地)的一线生产应用又反过来补充或丰富在校所学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这种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师傅带徒弟、边做边学的教学方式,对技工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特别是从事施工类专业的学生,成长得非常快。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技工院校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