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廖晓红 肖向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8期 本文字数:2674
[摘 要] 中职教育的职能是为企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内在地规定了其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应以职业为导向。培养人格健全、素质过硬的“准职业人”无疑是中职德育的出发点与立足点。试从职业素养提升的视角探讨中职德育文化建设,从而塑造一种以“文化”熏陶人、以“文化”感染人、以“文化”培育意识、以“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良好德育文化氛围。[关 键 词] 中职学校;职业素养;德育理念;德育文化;德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184-02
引言
德育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熏陶、感化、引导、激励,让学生形成一种价值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追求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这一目标的达成,离不开良好德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因为学生思想观念转变、价值认同、行为规范、幸福感获得等更多源于真实学习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将德育活动上升到一种文化,不仅是德育建设内涵的提升,同时也是德育策略与方法长效机制构建的内在要求。中职德育必须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准职业人”为目标,其德育文化建设应立足于职业素养提升,以健康、积极、向进的先进德育理念为指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倍感成就感与幸福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一、职业素养提升与德育文化建设内涵辨析
职业素养有多方面的规定性,宏观层面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职业操守、职业精神等方面的素养;微观层面包括团队合作意识、服从管理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吃苦耐劳精神、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勇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优良品质。职业素养微观层面所包含的优良品质正是中职德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所以,德育与职业素养的区别仅在于不同领域在概念上的属性归类。在教育领域,德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而在职业领域也可称之为职业素养提升,两者具有“同质性”。综上所述,基于职业素养提升打造德育文化充分体现了中职德育建设的核心价值。
德育之所以要上升到一种文化,是因为文化本身更具有感染力和渗透力,学生一旦被一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便能够进行自我约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文化的教化意义远远大于被动管理,“施加”与“主动接受”的意义显而易见。
德育文化建设有一个过程,首先必须对德育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以先进的德育理念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化、体系化、主题化的德育活动课程。
二、基于职业素养提升德育文化建设实践
(一)中职德育文化建设目标精准化定位
中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内在规定了中职德育职业取向性,用人单位对“准职业人”基本素养的要求,无疑是中职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因此中职德育文化建设目标定位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或者想当然地恪守“教条”,必须进行“跨界定位”,以用人单位真实工作情景职业素养要求作为中职德育文化建设的目标,从而实现学校“育人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精准对接,最终达到“精准育人”的目的。
鉴于此,中职德育文化建设目标在进行精准化定位之前,必须到企业一线进行岗位职业素养要求调研,通过对企业文化进行调研和岗位职业素养要求访谈,客观梳理标准职业人在思想、道德、精神、气质、行为、语言等方面的规范,最终以此为依据,对德育文化建设的目标进行精准化定位。
(二)中职德育文化建设理念定位
理念是为达成一定的目标而确立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德育文化建设没有理念的支撑,将会导致目标模糊和方向不明确,难以形成先进的德育文化特色。德育理念是先进德育思想的高度凝练,是德育文化建设的精神图腾,是德育活动开展的行动纲领。中职学校德育理念的定位可以根据当地人文特色、办学特色、学校发展理念、育人理念等来进行定位。同时,中职德育文化建设理念的定位必须体现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迎合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需要,以职业素养提升为总目标。比如广东佛山的郑敬诒职业学校,他们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理念是“琢玉德育”,其核心思想是:“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经过精心雕琢,均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美玉!”“琢玉”德育理念体现了他们学校的专业(珠宝设计专业)特色,传承了“玉不琢不成器”的古训,同时也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培育的需要。正是在这样一种德育文化理念的熏陶下,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脚踏实地、精益求精。郑敬诒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次参加全国珠宝设计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又如顺德陈登职业学校的“出彩德育”,其核心思想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这样一种德育理念的指引下,该学校夯实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高度重视社团建设,注重发现学生潜能、发掘学生潜质、发展学生个性,并把一些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与服务社会的情怀融入学校的德育文化体系。正是这种“求真务实、注重个性培养与发展”先进德育理念引领下,该学校的数控专业连续6年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上述有关德育理念定位案例无不说明,中职德育理念的准确定位将有助于学生塑造一种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怀。
(三)中职德育文化机制构建
1.教书育人有机结合
德育即育人,应该渗透到教学行为的每一个环节,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教书与育人相辅相成、相互助长,只教书不育人,学生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準职业人”。中职课堂教学标准应该对接职业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职业态度、职业操守、职业情怀同步得到培育。任课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情感态度,并不断加以引导,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基于职业素养提升德育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