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在线投稿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新课程杂志22年8月版面收稿中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职业高中家校沟通之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探究

2021-12-08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周一君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6期 本文字数:2496

  [摘           要]  目前,我国中职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有些孩子用沉默甚至冷漠来表达自卑,有些孩子用叛逆、特立独行来掩饰内心的自卑。将从阿德勒的人格哲学角度探究其自卑感的成因;同时,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主要包括如何帮助青春期中职生克服自卑感,提高自我期望值;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共建工作,共同提高中职生的自我期待值,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自卑感;阿德勒的人格哲学;家校沟通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6-0120-02
   一、中职生自卑感的各种课堂表现
   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一样的,我们也不能发现两个绝对相同的人。在本人的课堂教学中遇到过很多相似的状况,但学生的表现却各有不同,下面就其中的三个人为例(出于隐私,这里使用化名)进行分析。
   李立是一个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沉默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他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埋头看他自己中意的书,或者干脆睡觉,也能接受老师的批评不做激烈的辩解,不与同学发生任何口角、不打架,不去欺负任何人,其他同学也不会去主动找他的茬。他一个人虽然每天都处在周边热闹的环境之中,但他的心却一直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中,并且似乎很享受一个人的寂寞,这是常见的沉默型自卑感的表现。
   马强是一个很特立独行的孩子,和李立有点类似,上课时多半沉浸在小说中,但他没有前者那么明显,通常会拿一个书包自以为可以挡住老师的目光,为自己的自欺欺人找到一个不存在的安全墙;他会半推半就地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并没有完全无所谓到放任自流,每次老师询问他功课复习得如何了,他总是漫不经心地回答:“我一定不会不及格的!”伴着一个鬼鬼的冷笑,,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自信。同时马强对他自己又有一种很强烈的自我实现的要求,比如有一次班会课观看班级同学的表演后,他的评价是“好笑,就是看他们傻瓜似的杂耍!”一脸的轻狂,但事后询问他:“不如下次你来表演一个精彩的节目?”他却一口否决,但又私下去学习跆拳道,希望有一天学成可以很完美地展示他的才艺。这是另一种自卑的表现——傲娇型自卑感。
   张越是一个很会自我保护的女孩子,遇到任何人对她的否定,她的第一个反应是否认,打死也不承认,然后步步进逼找到对方的漏洞加以反攻。有一次上课期间她一直回头不停地找后座的同学讲话,因此老师提醒她上课注意听讲,不要讲空话,但她的第一个反应是否认,否认这一事实的存在,然后冷漠地听课,实际上却走神根本无心继续听课,课后老师找其私下交流她的课堂问题时,张越一直是不以为然的态度,一点都没有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比较敌视批评否认过她的人。这是一种刺猬式的防御,背后却是深深的自卑感在作祟,用否定来美化自卑,这是典型的自欺型自卑感的表现。
   在青春期的职高生中,虽然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况,但每个人表现的外在形式大不相同,但无论是哪一种,其背后都是自卑感造成的,无法让他们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无法寻找方法克服自卑感,无法改善自己不良的学习等行为习惯。
   二、中职生自卑感的家庭成因分析
   哲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类的普遍特性,他强调做人就是感觉自卑[1]。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他对自卑感的定义是这样的:“当一个人面对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2]。”由于未成年人心智发展不全,自卑感对其造成的影响会更大,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其危害可能是致命的。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起到一个基础性的作用,一个孩子与社会的接触首先源自家庭,但如果家庭给予他的不是爱却是恨,那么这个孩子对此的反应必定是恨而非爱。阿德勒认为被憎恨的孩子往往也会对周围世界产生憎恨、疏离感,他会变得抑郁沮丧,显示出扩大的自卑感。这种儿童心灵的负担很重,他们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在于爱。他们甚至还会因为同伴的怜悯、揶揄或逃避,而加深其自卑感,这些环境都可能使他们转向自己,并认为自己被这个世界所侮辱了[3]。
   具体而言又可以细分三个角度来分析:
   (一)母亲的角色
   与儿童接触最密切的莫过于母亲,母亲给予孩子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她是他通往社会生活的第一座桥梁,如果忽视这一点是非常不可取的。同时母亲和孩子的联系又不应该被过分强调,过分强调一个问题,其他的问题都会被忽视,和母亲发生关系的有她的孩子、她的丈夫以及围绕她的整个社会生活。这三种联系必须给予相等的注意。这样才能给孩子的发展提供一个恰当的空间。
   (二)父亲的角色
   第二个人物是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父亲的地位和母亲的地位同等重要。最初,他和孩子的关系不那么亲密,他的影响也较晚才发生作用。但父亲对妻子、对子女以及对社会都应是一个好搭档,他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来平衡家中的母子女关系及本身的夫妻关系;父亲不应该只想控制母亲或子女,而应组织一种平等、温馨互助的家庭气氛[4]。
   (三)子女个体
   孩子本身的身体健康程度、外在形象及性别很可能影响父母对其的关爱程度。同样男孩和女孩的差异对待也是我们文化中固有的一个问题,这都是源自父母的偏见,这种偏见不应成为下一代教育的一个附属品。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职业高中家校沟通之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探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864.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3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7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4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中国网报道新课程杂志社
  • 新课程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 《新课程》《新课程学习》2014年征
  • 现代职业教育编辑部2015年征稿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期刊投稿注意事
  • 《新课程》(下)杂志教育综合类
  • 山西省教育厅举办高校维稳工作培
  •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最新文章

  • 职业本科思政课实现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的研
  • 网络环境下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实践的路径研究
  • 高校劳动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融合发
  • 新媒体时代提升“0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证
  • “1+X”证书制度下施工实务类“岗课证赛”课程
  •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
  • 高职院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 高职声乐基础课程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探析
  • 高等职业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状态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 新时期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 河南省优质高职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发展的对策
  • 新课程杂志2022年3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9期作者目录
  • 1+X幼儿照护证书培训在高职试点院校的实证分析
  • 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分析校企合作下的教学
  • 产教深度融合时期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学术期刊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启迪杂志 | 天府数学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2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稿件查询
  • 在线投稿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