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余永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6期 本文字数:2705
[摘 要] 国家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都决定了学校应该重视政治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时事政治理论性较强,过于抽象。鉴于此,中职政治教师要把握时机和学生学习心理,在政治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利用时事政治解读政治理论知识。[关 键 词] 时事政治;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6-0146-02
在中职政治课程教学中,时事政治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应用时事政治,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时事政治,也就成为中职政治教师所应该做的。然而在目前的中职政治教学中,因为时事政治抽象性较强,以致许多学生不愿意了解时事政治,也不愿意学习政治知识。因此,中职政治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利用全新的方式手段讲解时事政治,分析政治知识[1]。
一、时事政治在中职政治教学实践中应用的不足
(一)时事政治的材料选择不适宜
当前中职政治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时需要选择相应的时事政治材料,但许多教师在时事政治材料的选择中存在无从下手之感,无法选择出合适的材料。还有一部分教师只注重时事政治材料的影响力,却忽视了其与实际政治知识内容的契合度。更多的教师注重时事政治材料的数量,会选择比较多的时事政治材料,却不自觉地忽视了材料的质量。这一系列的情况,表面上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时事政治,但实际上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因为不了解哪些时事政治材料为重点和中心,所以也无法根据时事政治材料来针对性地理解政治知识。有时候,过多的时事政治材料还会造成课堂主次颠倒。另外,部分教师只注重时事政治材料影响力的情况,使其容易反复选择一些陈旧的时政材料,但众所周知,时事政治不是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时事政治材料无法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情况予以反映。这种材料选择不适宜的情况,也就使得政治教学容易流于形式。
(二)教师展示时事政治材料的方式不当
在中职政治教学课堂中,许多教师虽然掌握了时事政治材料的选择,但却无法正确展示出所选择的时事政治材料。不少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会直接摘选出新闻中提到的某一时事,以固定单一的方式来呈现此时事。事实上,这种方式一来时事内容不够丰富,二来呈现方式不够创新。简单重复的呈現方式,失去了时事政治教学的艺术性。除此之外,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教师应该应用现代信息设备的要求。在此情况下,部分教师为了满足教学要求,会一味地以多媒体设备来展示时事政治。虽然基于多媒体设备下的展示方式确实能够赋予课堂别样的趣味性,但若一味地使用多媒体,那么难免会让学生感到单调,时间一长,学生也就会厌恶此种方式,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学习政治知识。
(三)缺乏时事政治活动
时事政治活动比起理论性的知识讲解更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但就目前中职政治的教学情况来看,多数教师虽然在政治教学中融入了时事政治,但只是在理论知识讲解中渗入性地融入时事政治,并没有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更没有在政治实践活动中融入时事政治。这样的情况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断降低,哪怕有部分教师开展了融合时事政治的实践活动,也只是流于形式。一方面没有全面放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局限了学生的活动范围,学生无法从多方面了解和验证时事政治。
二、时事政治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一)时刻关注时事,积累教学素材
时事政治事件每天都在不断更新,因而中职政治教师应当时刻关注时事政治。教师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和网络,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时事动态,而后在正式的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利用创新的方式引入所了解的时事信息。中职学生可以在这样的了解中,全面掌握国家的动态形势和热点问题,,开阔自己的视野。教师在教学时,还需要不断地研究课本教材,以教材为基准,积累更多的时事政治,在确保时事政治事件的有效性下,让学生深入分析这些时事政治事件。通过分析,优化学生的政治知识学习。
(二)利用时事素材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现代教育比起传统的中职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际理解知识的程度,以及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正确解释生活现象[2]。通常情况下,中职阶段的政治教师将政治考察题目作为开展时事政治教学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分析和解读隐含在材料中的相关知识点,以此来测试出学生实际的政治学习水平。这样的方式,实际上耗费了政治教师大量的时间,僵化了学生解答问题的思路和形式,学生只知道怎样踩点得分,只稍微熟悉了政治知识答题的套路,却无法深刻理解不同的时事政治,也无法以政治知识来理解时事政治。为了改变此种现状,中职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适当引入时事政治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对不同国家的抗震救灾视频进行播放;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收集已经报道出来的时事政治新闻。在观看和收集之后,学生就要深入思考和分析时事政治,并直接表达出自己对这些时事政治的真实感受。利用这样的方式,强化时事政治教学,赋予政治教学趣味性和实效性,实现对学生本质领悟能力的培养。
(三)适当扩充中职政治教材内容
在任何课堂教学中,学生都应该是教学主体,中职阶段的政治教学也不例外。经过调查可以发现,传统的中职政治教材实际上十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会以一定的顺序来编订政治教材内容,即使在后期会有修订工作,也只是增加一些相关图片和案例,本质上不会改变太多。其实这样的教材编订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存在较大的漏洞。因为教材上的知识缺乏趣味性,所以学生学习时会感到非常枯燥乏味,再加上许多政治教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忽略了习题训练和生活应用。如此种种,限制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学生无法学习更多相关的政治术语,也就无法理解和掌握政治课程。长久下去,政治教学就流于形式。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时事政治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