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高金鑫 田野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7期 本文字数:3440
[摘 要] “双高”校博士工作室建设正当其时。从博士工作室校企合作能力建设的视阈分析其建设内容,包括设施硬件、管理政策等,并提出建设举措。其将正向驱动“双高”建设任务、举措的实现。[关 键 词] 博士工作室;设备经费;管理合同;技术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120-02
2019年,教育部启动高水平高职“双高”校建设。准建的“双高”校制订了建设任务计划书,其近百条举措之一为引进博士并建设工作室,望其在完成校企合作任务中表现良好,这为“双高”校建设任务导向的博士工作室校企合作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
(一)工作室建设必要性
工作室是博士完成研究的必备场所。首先,“双高”建设院校引进博士为完成教科任务。只有具备工作室方可保障教外时间的科研[1]。少有企业愿将项目落地无工作室的团队。部分企业横向难题解决后,无意投资基础研究,但工作室还肩负科研产出等发表论文任务。解决企业难题数据只是论文数据的一部分,不足需进一步完善。如没工作室及设备,数据获取成本过于昂贵。因此,“双高”校将工作室配备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2]。
(二)工作室建设形式
调研了典型的“双高”校工作室的建设形式。一为学院集成建设;二为二级学院独立建设;三为混合建设。一为经示范校、优质校建设后, “双高”校引进博士、依标建设工作室,并集全校工作室于一体,更有利于博士间协同申报交叉学科纵向课题[3];二为针对专业需求引进博士,更有利于完成专业横向项目,多为 “双高”校横向到账举措;三为工作室即是双创、协同工程技术中心等,牵头单位多为主管部门[4]。综上,工作室建设应成为“双高”校集成规划、协同建设、活态经营、承接产教融合任务的工作室。
(三)设备建设
设备是研究者发现问题的工具。首先,基于示范校、优质校的“双高”校不乏常规设备;其次,设备建设具有较强的专业属性;最后,工作室主要完成产教融合任务。基于此,设备建设须有产品技术含量的属性。工作室团队需深入企业前端作充分调研,发现解决问题需表征关键参数,然后合目的设备建设。一所“双高”校药学专业建设了安捷能液质联用等,年创200多万元收益。“双高”校设备建设另一途径为厂家等赞助。厂家赞助推广设备,企业投资开发设备,工作室和企业成为共同体,更有利于设备推广、产品商品化。这样,设备重复率低,经费效率高[5],更有力支撑“双高”校任务举措完成。
(四)经费建设
充裕经费是保障工作室科研进行的基础。工作室经费来源为纵向科研经费、“双高”校工作室专用经费、横向科研经费等。大部分工作室因成果积累少,纵向科研经费非大概率[6]。“双高”校工作室专用经费,用于工作室设备等建设,需遵行财政政策。横向科研经费是工作室经费主源。企业研发经费逐年提高,一些企业投资数字化,工作室应与企业签订合同获得经费。目前,“双高”校对技术收益奖励,也为工作室新鲜血液[7]。另外,工作室可研发中试产品获益。最后,工作室可承担企业成果开发,如专利转让等获得经费。更长远看,工作室应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企业解困等经费的获得者。总之,工作室经费建设具有全面开放、创新创业、活态经营态势。
二、博士工作室校企合作等管理政策建设
(一)管理政策建设
为了保障企业和工作室合作的健康发展,“双高”校出台了工作室管理的办法,如《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暂行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等[8]。办法首重人、财管理。如规范人才聚力范围、横向资金防漏使用。次为事权管理。如科研处负责项目进程备案,纪检执行监督等。尽管规范了工作室运行秩序,还表现为一个工作室多头主管难免掣肘。典型为人事落实待遇,财务拨付经费,二级学院场地延迟,部分研究延时2年。实则办法一旦形成,放管服落实,研究即可规范启动。
(二)合同建设
随着“双高”校校企合作的扩大与深化,签订合同尤为必要。合同签署前,双方互作诚信调研。横向项目典型合同条款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内容、范围和要求,研究计划、进度、期限和方式,技术情报和资料保密,风险责任承担,验收标准和方法,研究经费、报酬及支付方式,技术成果归属和收益分成办法,违约金计算和支付等内容。条款尽管约束了合同执行方向,但合同建设预警、隐藏风险,尤其涉及合同法务体现得更少[9]。建议合同管理在线,如移动终端等,实现合同执行可视、提示,确保校企合作健壮共赢的预期。
(三)技术建设
“双高”校工作室要提升纵横向课题申请等技能。为完成纵向课题,,工作室需强化技术学习。途径一为工作室自律学习;途径二为更高实践技术向外协学习。横向课题技术建设。首先要认真调研企业技术诉求,找到切口,解决深层难题。其次要主动参与产业、行业展会,在平台上充分了解企业技术现状和走向,自主楔入头部企业,做强更易建立牢靠的合作关系[10];发明专利技术建设。由企业实践生发的专利更易于形成发明文件[11]、实现成果转化。但目前“双高”校多注重工作室教学能力提升,技术建设视为自在责任。随着“双高”校工作室校企合作能力建设的常态化,技术建设将更近于实现。
三、结语
“双高”校工作室校企合作能力建设有必要且形式多样,设备、经费建设自带特征;管理探索向善,合同建设日渐合规,技术建设意识越来越重视。“双高”校和高职本科加持,博士工作室校企合作能力建设将全面绽放并愈加有序。
参考文献:
[1]鲁娥,吴梦倩,刘丽娟,等.高职院校博士引进与发展激励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36):16-17.
[2]侯园园,邢华燕,张家祥.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20(6):13-15.
[3]伍红军.优秀高职院校博士教师规模分布的实证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11-15.
[4]劉德康,吴旺宗,刘庆军.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1(8):51-53.
[5]陈昌盛,党长青,王霄,等.柔性制造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21,29(12):1-5.
[6]曹丽萍.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探索: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13):186-189.
[7]张夏晨.高职院校横向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路径及实践:基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视角[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2):139-141.
[8]杜超.以财务绩效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2):127-128.
[9]都基辉,王宾容.高校横向科研合同管理典型案例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4):70-72.
[10]王敏,张玮,杨冬.西部地区高职院校高学历人才引进中的思考与对策:以博士研究生引进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2):17-20.
[11]钱智,吴也白.激励创造和有效运用,引导企业发明专利高质量发展[J].科学发展,2021(5):5-14.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双高”校建设任务导向的博士工作室校企合作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