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蔺飞宇 洪小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7期 本文字数:2710
[摘 要] 项目导师制是传统导师制的发展和应用。高职院校的项目导师作为项目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实际上扮演的就是项目经理的角色。但因为师生关系的基础性存在,高职院校的项目导师同时肩负着对学生学业、生活、道德、心理等方面的指导责任,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受到学校和社会双方面的制约。[关 键 词] 导师制;项目导师;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132-02
一般认为大学导师制诞生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导师制成为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是保障其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1937年,浙江大学率先引进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1年,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尝试将导师制应用到职业教育中以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在其后得到了国内多所高职院校的积极响应。到目前为止,高职院校的导师制实施逐渐演化出“学校+企业双导师制”“辅导员+专业教师双导师制”“学分导师制”和“项目导师制”等几种子类别。现以我校的导师制实践为例,探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导师的角色定位。
一、传统导师制中导师的角色定位
从导师制的发展历史来看,导师首先是作为一种教学服務出现的。在14世纪前的牛津大学,导师并不是学校的正式教师,而只是学生家长雇佣的人员,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经济支出,并给予学生一些道德和学业方面的指导,导师实际上就是私人教师。
14世纪中叶,牛津大学新学院(New College)率先向导师支付薪水,规定如果是学院的正式教师担任导师的话可以得到学院和学生个人的双份报酬,这意味着导师制得到学院官方的认可,同时也标志着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制度在牛津大学正式确立。
到16世纪中期,大量自费本科生进入大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牛津大学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由学校的正式教师担任导师,负责监督本科生的生活方式、道德行为和经济支出,这个时期的导师仍然是学生的“代理家长”,但是导师的身份已从私人完全转变为官方。
20世纪70年代,随着英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和学科领域的不断扩展,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注重教学者和研究者角色的整合。导师不仅仅是学生的经济管理者,同时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业发展、道德行为、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除此之外,还必须承担起研究者、学者专家等角色,导师身份的多样化给导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但同时也使导师本人成为本科教学的核心。
二、现代项目导师制中导师的角色探索
(一)项目导师制的定义
项目导师制是传统导师制的发展和在项目实践中的应用。但不同于传统导师制的全天候、全方面育人,项目导师制是依托于实际项目的专业实践指导,重点在于全过程、全流程管控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整体管理和范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干系人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变更管理、采购管理等过程管理,使预期目标达成,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项目导师的工作范围
考查多媒体竞赛中的微电影项目单元实施过程,项目导师开展了如下工作:
项目整体管理和范围管理:分析竞赛主题,挖掘内涵,明确体裁,对影片进行定义和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设立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组建团队、管理团队。
干系人管理:识别干系人(学校政策、领导态度、当地政策、拍摄限制等),规划干系人、管理干系人,控制干系人参与。
进度管理:定义摄制过程,排列摄制资源,估算持续时间,制订进度计划,控制进度。
成本管理:规划摄制成本,制订预算,控制成本。
质量管理:了解作品交付要求,控制摄制质量。
风险管理:识别风险(摄制超期、超预算、交通事故等意外风险),规划应对方案,控制风险。
变更管理:识别变更产生的原因(得不到拍摄许可、超预算、超期、突发事件等),明确变更性质,提交变更、监控变更,评估变更效果。
采购管理:购买或租赁服装、道具,聘请化妆师、预订酒店餐饮,购买包车服务、外景地车票、门票等。
由此可见,项目导师的工作范围覆盖了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9大知识体系,实际上扮演了规划者、组织者、联络员、促进者、出纳员、监督者、风险管理员、保护者和采购者等角色并承担了相应职责。
(三)项目导师的角色定位
微电影项目团队往往规模相对较大,参与人员较多,学生虽然作为项目主体,,承担导演、摄影师、录音师、演员、后期编辑等业务工作,但整个项目的完成仍需要涉及多种职业类型完成大量额外的辅助工作,这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困难较大。再加上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偏弱,无论知识储备还是社会阅历都较为浅显,虽然个别学生专业能力出众,但缺乏项目整体观念,不能通盘考虑项目的执行情况,在项目实施中容易出现预算超标、进度滞后、联系人沟通不畅等问题,轻则需要追加预算、通宵赶工、降低制作水准,重则导致项目搁浅、半途而废、无法完成,所以项目导师对项目的整体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导师不仅要做好管理学语境下的“项目经理”,通过着眼项目全局,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做好项目的整体管理工作,保障项目完成交付。同时在项目具体实施中也要考虑方式方法,不能只以项目绩效为唯一评判原则,而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技术、接受能力和心理状态,采用正向的激励方法,多引导、多鼓励,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工作的基础上,提高项目的存活率。更因为师生关系的基础性存在,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同时肩负起对学生学业、生活、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指导责任。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数媒专业项目导师角色定位探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