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相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7期 本文字数:2554
[摘 要] 班级共同体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基层单位,学生在班级共同体中生活、学习,形成了独特的“集体记忆”。学生在班级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中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转换。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入学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班级共同体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记忆”。[关 键 词] 班级共同体;“集体记忆”;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138-02
班级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组成单位,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集合体,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合体中共同学习、共同活动,在本文中,我们称之为“班级共同体”。
一、“班级共同体”“集体记忆”的表述
高校学生的教育、教学空间就是依附不同的班级共同体进行,而班级共同体具有集中性、排他性等特征。在班级共同体中,学生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活动范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社会更为密切,人和人之间比较容易形成紧密的朋友关系,,并且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若干基于这种身份认同感形成的班级共同体就构建成了一个更大的共同体——学校。这种班级共同体,通过班级荣誉、班级活动等班级集体活动形成与其他外部机构不同的差异,进而成为学生难以忘记的特殊的“集体记忆”。
记忆是人们对过往事情的回忆,“集体记忆”是指一个特定群体对过往事情的认知。“集体记忆”蕴含深厚的文化传承功能,反映了一个阶段集体思想和环境动态变化过程。“集体记忆”具有多层性、断裂性、传播性等特点,容易受外界媒介的影响。
二、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情况简介
武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近现代史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蔡和森等一批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受武汉文化环境的影响,从1950年建校就在汉水之滨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从出生身上就有着浓郁的红色印记。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是最早的军工院校之一,身上的军工色彩浓厚,传承了丰富的军工文化。学校的历史上还曾和近代著名造船专家、兵器专家徐建寅,新四军军工奠基人朱毅,兵工专家吴运铎等军工专家、革命先辈人有过交集,传承了他们身上“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学校内有丰富的军工文化遗留痕迹,如纪念碑、文史材料等,让每个进入学校的学生都能受到红色文化的影响;学校内部还有士官学院,士官生们定期的军事训练和军歌已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学校周边还有向警予烈士墓等红色历史文化,可以说,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文化环境、近代历史文化底蕴、红色文化传承、军工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为班级共同体“集体记忆”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精神财富。
三、班级共同体“集体记忆”构建的影响因素
在构建班级共同体“集体记忆”中最突出的影响因素是个体的多样性、网络两个方面。
(一)个体的多样性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班级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域文化、家庭成长背景、社会需求、民族文化、语言文化等因素,导致学生具有多样化。
开学之初,这些具有多样化特点的学生一起来到一个新的共同体中,空间和时间的转换不仅带来了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还带来了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在开学的特殊时刻,因为一个相同的目的他们来到这个共同体中,这一大规模的生活迁徙经历了不同环境、不同文化等諸多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和学生本身的多样化特点交织在一起,经过开学之初的入学教育后,新的班级共同体形成,而这些记忆最终成为班级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中多样性的一种可能。
(二)网络
网络的发展和应用,给班级共同体“集体记忆”的构建带来了机遇和调整,也为“集体记忆”的构建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材料,但网络存在的信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内容良莠不齐,为班级共同体“集体记忆”的构建提供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网络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使得“集体记忆”变得更加生动,将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变得更加生活化。这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在构建班级“集体记忆”的时候要从传统的塑造模式中转变方式方法,采用多样化的网络方式,在网络多元化的语境中找准适用的途径,在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建立保护机制,促进网络时代下班级共同体“集体记忆”的构建与传播。
四、班级共同体“集体记忆”的构建途径
(一)通过入学教育整合“集体记忆”
班级共同体形成之后,是不同个体在同一个空间开始新生活的开始,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班会、军训、入学教育等集体活动进行了初步的“集体记忆”的整合。笔者曾经在已经毕业多年的班级通过QQ做过问卷调查,在问卷中学生普遍反馈“记忆最为清晰的时间段是刚入学的一个月和毕业前的一个周,以及发生了重要事情的时间”,虽然过了多年,但他们关于这个时间段的记忆依然清晰。
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好入学初的这一时期,通过入学教育等有趣、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加之具有学校特色的入学宣传活动,加快不同个体融入集体的过程,帮助个体尽快转换个人身份,并赋予学生都是个体主人的身份,给这个过程描绘上快乐的色彩,帮助学生尽快整合因离家产生的不舍、因到新环境产生的孤立感、因目标变换带来的迷茫感、因认识新朋友带领的愉悦感等复杂情感记忆。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论班级共同体“集体记忆”的构建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