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伍小玲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7期 本文字数:3028
[摘 要] “双高计划”旨在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建设打造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在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中,“立德树人”是“双高计划”建设的根本任务。在“双高计划”建设的背景下,会计专业如何根据专业特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会计人才是会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纳税实务为例,对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关 键 词] “双高计划”;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150-02
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将建设目标确定为“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双高计划”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和职业教育“下好一盘大棋”的重要支柱之一。各地高职院校紧抓这次职业教育改革契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双高”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我国儒家经典“四书”之首的《大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需求
“雙高计划”建设的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行业对社会的一种职业承诺,也是作为一名会计人必须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和基本职业操守。在会计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强调“三全”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尤为重要。
二、“双高”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纲要》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挖掘和运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嵌入式、融入式、渗透式等教学方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进而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双高”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将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纳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让专业课程实现播撒信仰、触及灵魂、植入信念;根据课程专业知识,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找到课程思政的衔接点,并选取国际、国内在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的最新方针政策与发展战略,最有代表性、影响巨大且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人物作为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智慧职教”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进而实现思政育人与专业知识学习深度融合。
四、“双高”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
路径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对会计专业的特点进行正确把握的基础上,紧抓“主力军”“主战场”和“主渠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施思政教育,强化思政效果。现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探讨会计专业全面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
(一)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水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也是教师提升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会计专业全体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加强学习,深入了解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应该树立长远的理想,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怀有慈悲、仁爱之心。从自身做起,对学生进行引领,以自己的知识、智慧、爱心等唤起学生对美德的追求。
(二)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学生政治立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的关键。纳税实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根据课程特色,寻找专业课程知识和思政元素之间的“触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例如,(1)税收的基本认知。教学内容:税收的概念与特点;税收的职能与作用;税收法律体系;税收要素等。课程思政元素:税收的发展历程;税收对我们生活的巨大作用;“红色税收”。(2)所得税类。教学内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纳税范围、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税收征管等。课程思政元素:所得税税法的变革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个税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步先手棋,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诚信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职责;国家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方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税收的巨大威力等。(3)流转税类。教学内容:增值税、消费税的概念、纳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税收征管等。课程思政元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伟大成就,经济发展推动增值税的变革;遵纪守法,合法使用增值税发票;爱岗敬业、团结友善,精准进行纳税申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合理享受税收优惠等。(4)其他税种。教学内容:车船税、房产税、环境保护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课程思政元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双高”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