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在线投稿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新课程杂志22年8月版面收稿中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四史”网络文化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2021-12-20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韦娜 俞锋 王丽萌 王华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7期 本文字数:2486

  [摘           要]  网络文化作品作为一种文化教育资源逐步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中,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与喜爱,但是仍存在缺乏工匠精神、缺乏兼通高校思政教育与网络文化的师资队伍、两者衔接不足等问题。根据自身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开发的实践经验,思考从活化红色教学资源、融合地方文化和校园特色、推进校园融媒体建设以及讲好中国思政故事四个方面,探究“四史”网络文化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
  [关    键   词]  “四史”;价值定位;网络文化作品;高校思政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154-02
   网络文化作品来源于网络文化,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恰逢建党一百周年,各高校争相开展了“四史”网络文化作品收集、展映活动。“四史”网络文化作品创作过程中坚持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的原则,通过优良的作品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课程思政的实施,意味着网络文化作品需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承担更多的责任,高校要加速推进网络文化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推进两者融合有助于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迫切要求,这样有助于发挥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有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文化作品和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一、“四史”网络文化作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定位
   (一)有利于打造网络思政教育阵地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网络文化作品作为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生使用最广的“两微一端”平台中传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前沿的“四史”理论知识并丰富其精神世界,强化网络意识,还能帮助学校拓展网络平台,打造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话语体系,进而壮大主流舆论。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从古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个人梦融入中华民族复兴梦中。”“四史”网络文化作品的范围广泛,通过挖掘“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红色文化资源,将理论中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有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四史”中英雄人物事迹通过视听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比枯燥的文字更有画面冲击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有利于以文育人,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论述,它既充分肯定了文化育人的独特优势,又为新形势下增强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性开出了良方,提供了遵循。网络文化作品在推动“四史”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是达成“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增信、学史力行”目标的先决条件。通过独具匠心的文化作品讲述建党一百周年的历史脉络,通过“百花齐放”作品样式展示党和国家崛起的艰辛历程,学生在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时候,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更坚定了党和国家文化生命力延绵不断的理想信念。
   二、“四史”网络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
   (一)缺乏“工匠精神”,网络文化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相较于传统的单一的授课模式,“四史”网络文化作品通过短视频、微课等新颖的方式传播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高校思政网络文化产品是有特定要求的,它关系着能否在学生“拔节孕穗期”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关乎能否达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目前各高校的网络文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传播效果上也大相径庭,一方面体现在创作网络文化作品时,功利化明显,设计出的作品流于表面和形式,缺乏对作品的精挑细选和打磨;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化作品主题本身受限于时效性,为了节省时间、精力相互模仿,致使作品千篇一律,难有精品。供给侧不平衡使得好的作品少之又少,工匠精神难以体现。
   (二)缺乏兼通高校思政教育与网络文化作品的队伍
   网络文化作品主要传播途径是在思政课堂上,思政课老师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其首要任务就是讲好思政课,但由于网络文化作品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文化产物,,大部分高校还没有为思政老师提供网络文化相关的专业培训和理论研究讨论。很多思政老师还没有及时对网络文化作品进行深入且细致的了解,甚至在理解网络文化作品的内容时出现偏差。因此,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教師一知半解也会造成学生似懂非懂,育人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缺乏对网络文化的认知
   网络文化作品是网络文化的一种,网络文化伴随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学习者。众所周知,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这也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不确定性:优秀的网络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品格和价值观,但是不良的网络文化却可能带来恶劣的影响,一些网络文化作品明显偏离了主流价值观,利用学生的知识盲区进行渗透,青年学生中某些个体认知不足而盲目相信,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四史”网络文化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944.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5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3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2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1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0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
  • 《新课程》杂志征集教育教学论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刊号
  • 《新课程》杂志新闻出版总署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
  • 《新课程》杂志征稿:G4纯教育期刊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
  • 《新课程》征稿启事、《新课程》

最新文章

  • 浅析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问题与个性化干预对策
  •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
  •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职业本科双语课程建设探
  • 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性研究
  • 北京市“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投入产出绩效研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
  • 积极心理学导向的本科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式研
  • 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 递进式问题串在初中生物学探究实验中的运用
  • 从张桂梅教学实践探索立德树人语境下当代教育
  • 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 医学高等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研
  • 互联网背景下关于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模式的思
  • 新媒体视域下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4期作者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3期目录
  • 现代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
  • 新媒体交互绘本对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
  •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风险与优化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学术期刊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启迪杂志 | 天府数学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1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稿件查询
  • 在线投稿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