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倪震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7期 本文字数:2729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机电行业的人才,因此相关教育也很受重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模块化教学进程。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模块化教学改善建议,以供参考。[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TH-3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164-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和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各大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计划和方针也在不断进行改革调整。为了保证教育的先进性和时代性,院校和教师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教材编写标准以及教学体系,其目的是保证培养人才过程中,人才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都符合社会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即便如此,真正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依然很少,这主要与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有关[1]。
一、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不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生源质量,都无法完全与本科院校相比,因此高职院校更侧重于学生技术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院校生源和建设资金的限制,其教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
(一)教师专业能力不够
尽管高职院校知道师资力量的重要性,对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常常会有院校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或者企业专家作为院校的兼职教师,但是这些兼职教师与全职教师不同,除了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他们还有自己的工作和研究,无法抽出足够时间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核心力量。因此,这些兼职教师团队尽管优秀,还是无法彻底解决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建设资金有限,全职教师岗位福利待遇一般,无法吸引真正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全职教师。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内容浅显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入改革,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材也在不断更新,教材内容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如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时,依然很难依靠所学知识来满足相关行业的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很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材内容更重视理论内容,很多专业技术的相关知识编写不够深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停留在浅显的层次,无法满足实际的就业需求。
(三)教学方式不够科学
我國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仍然比较保守,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先进性和时代性,机电一体化专业大部分课程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在学习中更多的是依赖教师来完成学习任务,难以独立解决各种学习问题。很多学生对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产生排斥和厌倦心理,学习积极性越来越低。高职院校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方式上做了很多创新。各种线上授课方式被引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但由于线上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其教学效果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有些院校使用线上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反而降低。线上授课方式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只是将一些线下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和知识、教材照搬到线上,教学内容还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改善。具体而言,部分高职院校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设计中,内容排布不够严谨科学,而且很多专业课的内容相对滞后,没有及时更新,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3]。
(四)实践课程不完善
实践课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将理论化的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资金有限,实践场所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无法完全购置齐全,导致学生的实践课无法完全有效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训练。
(五)生源质量不高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成绩不太好,学习能力普遍较弱。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足够的学习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学习动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接受高职院校的技能培训。因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够,整体学习氛围散漫,在这样散漫的学习氛围里,学生的学习动力很难被激发出来。
(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专业能力的人才早已无法满足行企的发展需求,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无疑给院校培养人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出社会企业所需人才,不得不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各方面的教学研究,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还无法满足社会行业的人才需求。
二、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块化教学可行性措施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能一味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科学地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占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经历过高考,早已对理论知识类课堂产生了强烈的厌倦心理,因此过多的理论知识课堂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反,学生对于实践类的课堂更容易感兴趣。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中,平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占比,科学地规划,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和提升。理论知识的传授,最终还是要为实践服务,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应付就业岗位需求。而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高职院校加大对实践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相应的实践设备,给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实践课堂。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关于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探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