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周晶晶,,王文发,崔林立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526
[摘 要] 针对当前地方高校理工类学生“五育”综合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和推进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以体系化、工程化、重人文、强特色为总体思路,形成了筑牢四根基、构建四协同、实施四工程的育人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关 键 词] 理工类学生;“五育”全面发展;四根基;四协同;四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001-03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利益关联度日益增强,各国间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加剧,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大学生既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团结协作的意志品格,又要具有广博扎实的知识根基、解决复杂工程的实践能力、适应未来的自我发展能力、勤思善辩的创新意识。可以说,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它承载着国家、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1]。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当前地方高校理工类学生在“五育”融合育人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紧紧围绕《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在充分调研和认真分析当前地方高校理工类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诸多不利因素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以卓越教育计划、《华盛顿协议》、地方高校转型、新工科建设等高等教育改革举措和中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本为本和推进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形成了“筑牢四根基、构建四协同、实施四工程”的地方高校理工类学生“五育”全面发展育人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二、理工类学生“五育”全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理工轻人文,理工类学生知识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理工类学生受专才教育模式影响,重理工轻人文,忽视了人文类知识对理工学生培养的重要作用[2]。更有甚者,部分一线教师在课堂上极力排斥人文教育,致使理工类学生缺少基本的人文素养,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对社会科学知之甚少、对技术伦理漠不关心,导致众多理工类学生在职业发展中饱尝知识结构失衡之苦。
(二)重研发轻基础,理工类学生发展后劲不足
地方高校受生源(农村学生占比80%左右)影响,理工类学生培养过程普遍看重未来从业的收入状况,导致在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重研发轻基础,但随着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应用于市场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难题需要基础研究去解决,基础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理工类学生长远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重成绩轻实践,理工类学生理想、信仰不够坚定
地方高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远大于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出于升学保研、评选奖学金等目的,过于看重成绩轻实践,对于参与实践课、实验、实习和公益劳动等实践环节反而敷衍了事,功利主义倾向明显,造成大学生道德素质不高,理想、信仰和价值取向不够坚定。
(四)重专业轻素质,理工类学生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一些高校一味強化专业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特别是现在高校学生基本上都是2000年左右出生的,他们喜欢挑战,但抗挫折能力低;他们思维活跃,但不善付诸实践;他们期待独立,但自律意识不强;他们个性张扬,但团队协作意识较差;他们渴望积极进步,但吃苦精神不够。理工类学生综合素质着实有待加强。
三、地方高校理工类学生“五育”全面发展的改革与实践
(一)筑牢四根基,为地方高校理工类学生“五育”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强化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筑牢师资队伍根基。针对目前一些理工类的青年教师把科学研究当“主业”,把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当“副业”,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出现严重“缺位”的现象,课题组结合延安的红色资源优势,探索把延安精神教育贯穿到青年教师入职培训、日常教学、职后研修等环节,教育青年教师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用延大人立德树人的感人事迹教育青年教师扎根老区、乐于奉献,引导广大青年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育人。
2.强化四种氛围建设,筑牢育人氛围根基。优良的舍风、班风、院风和校风是培育学生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温床,为此,课题组以倡导德育为先的导向教育、营造养成氛围、严肃学习纪律、创设良性竞争、树立标兵示范等理念为指导,通过宿舍文化比拼、班徽班旗设计、班歌班训创设、班级主题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组织、学院文化节等系列活动的有效开展,形成以舍风促班风、以班风促院风、以院风促校风的良好氛围,筑牢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根基,使学生个性、特长、潜力、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个人品质和集体荣誉的协调发展。
3.强化五个数据库建设,筑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数据根基。学生学习生活数据是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真实反映,收集并用好学生学习生活数据对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课题组以心理健康数据库、学习状态数据库、宿舍及生活状态数据库、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数据库和学生思想状态数据库五个库建设为依托,应用大数据技术适时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学生问题根源,总结优秀学生成功的经验,为问题学生实施一对一帮扶和对优秀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提供有效支持,助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地方高校理工类学生“五育”全面发展育人模式的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