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双创视阈下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2021-12-23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胡迎春,陈仙,乔丽君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568

  [摘           要]  从学生自我认知、教师课堂教学以及家庭教育三方面阐述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创新理念、学生兴趣、探究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创新氛围以及创新愿景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及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增强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关    键   词]  中职生;创新意识;双创视阈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014-02
   中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个人等各方面共同发力,社会提供创新引导,学校营造创新环境,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家庭关注學生创新需求,个人充满创新好奇,以此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一、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创新平台不足,教师课堂教学融入创造技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经验有限。结合近年来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和教学效果透视其创新意识培养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职学生自我定位意识薄弱
   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不理想而选择的中职学校,他们年龄尚小,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但其对自身定位不明确,缺乏自信心,没有主动探索的勇气。随着“网红”时代的到来,中职学生受网络影响较大,他们喜欢看抖音、微视频等,在一项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800份问卷调查中,只有16.16%的学生理想是为社会作贡献,而其他的个人功利化倾向[1]显示较强,他们的理想不再是当技术专家或科学家,,而是当“网红”、明星等。学生不再集中精力专注提升知识和技能,更不必说通过创新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中职学生对创新有陌生感和畏惧感,由于自身学习较差的缘故,无形中给自己贴上标签,认为创新距离自身遥不可及。
   (二)中职教师知识更新缓慢
   中职学校教师多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其本科学习内容相对滞后于社会生产实践,教师缺乏工作经验且实践能力不足[2],难以与社会同步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现在的科技进步速度极快,如计算机专业,每二至三个月技术便更新迭代[3],但课堂传授的知识难以及时同步更新,学生对陈旧的知识缺乏创新激情。同时,在中职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很少有精力顾及科研或教研,在创新上没有更多的建树。
   (三)家长对孩子引导不足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励和关爱。但部分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缺少必要的引导[4];大部分中职学生家长学历较低,多从事流水线工作,工作缺少创新。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没有创新意识,也就无法引导孩子创新。
   二、影响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学校因素
   1.教学方面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日常教学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较少,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难以得到培养。
   2.学校激励制度方面
   教师是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引导者,在对广西29所中职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研时,大部分教师表示学校对教师开展学生创新教育的激励制度有待完善,如此,没有激励也便没有创新的动力。
   (二)家庭教育因素
   中职学生的家长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教育方法大多以批评为主,但却对孩子寄予较高期望,只尽量给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使孩子产生不需要努力便能过上好生活的错觉。学生缺乏努力动机,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过于安逸的状态使其难以调动创新意识。
   (三)社会因素
   创新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能只靠学校。目前,创新创业有关政策多以扶持高校为主,对于中职学校的扶持力度不足。同时,企业与中职学校的合作多以生产为主,对中职学生的创新方面要求不高,这造成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极为淡薄。
   三、培养中职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任务驱动学习。转变教学理念,将“学以致用”转变为“用以致学”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一直强调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为今后工作奠基。但大多数中职学生对学习基本处于“学来何用”的认知状态,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要渗透“用以致学”理念,即“为将来的应用而认真学”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欠缺而努力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的本能,人有好奇才会有创新。中职学生年龄尚小,好奇是其天性,但由于成绩不理想,其不自信的心理占了上风,使得好奇的欲望毫无施展空间。因此,需抓住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及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授课时还要将生硬的专业术语以学生可接受的语言表达,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培养问题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提出问题是创新创造的第一步,教师在安排课程任务时,以“问题—探究—互动”教学模式,遵从主体性、生成性、问题性、实践性、师生互动性、因材施教原则进行教学,给学生布置“提问题”任务,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判断[5]。通过创设和学生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产生新的灵感,激发其解决问题的欲望,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双创视阈下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975.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