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宇姣,金榆凯,徐瑾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485
[摘 要] 为探索学生对“有扎实学识”的大学教师应具有的特征的看法,利用开放式问卷,,调查101名本科生,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学生对“有扎实学识”的大学教师应具有的特征,可归纳为“学习”“知识”“能力”和“产出”四大类;(2)上述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持续学习”“知识质量”“专业知识”和“积极思考能力”六个方面。基于这些结果,从开发评价工具和教师发展方面提出建议。[关 键 词] “四有”好老师;扎实学识;大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012-02
一、目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就是说,老师既要有较高的学识,又要有一定的德行。“德行”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要充分认识到,具有一定程度的“学识”是作为老师的必备条件。而衡量一名“老师”的好与坏,应将这两个方面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
在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进行座谈时首次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说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好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即在今天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需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1]对于“有扎实学识”,习近平总书记有更进一步的阐述,即“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2]。
要理解“有扎实学识”,首先要理解何为“学识”,《辞海》将“学识”解释为“学问和见识”。[3]那么,作为一名新时代“有扎实学识”的高校教师,应该拥有哪些及何种程度的学识呢?尽管习总书记对“扎实学识”的内涵已有初步的阐述,但具体到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师,所应具有的学识必然有着不一样的特征。基于这样的观点,本研究拟从实然的角度,探索学生对“有扎实学识”的大学教师应具备的特征的认识,以增进和丰富我们对“有扎实学识”这一概念的认识,为更进一步的实践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二、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开展“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的质性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包括人口变量(如性别、年级等)和一道开放式问题。该问题是:“你觉得一名‘有扎实学识’的大学老师应该具有哪些特征?请列举10~20个你认为最重要的特征。”
(二)样本情况
考虑到大一学生还处在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本研究只调查了大二到大四的本科生,合计101名。其中:大四学生29名,占比28.7%;大三学生35名,占比34.7%;大二学生37名,占比36.6%;男生13人,占比12.9%;女生88名,占比87.1%。
三、结果
利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对搜集到的质性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
对101名大学生反馈的有关“有扎实学识”的大学教师特征的质性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共获得19个概念(标签),合计参考点435个。其中,在“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持续学习”“知识质量”“专业知识”“积极思考能力”这6个概念上分布的参考点数最多,累计占总体参考点数的比例为78.2%。根据帕累托法则(二八法则)[4],可将这6个概念反映的特征视为“有扎实学识”的大学教师最主要的特征。
对这19个概念进行概括归纳(即主轴编码),可获得“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知识结构”“知识特征”“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业绩成就”“外部评价”这8个概念范畴。其中,包括参考点数最多的4个是“特殊能力”(233,53.6%)、“学习行为”(55,12.6%)、“知识结构”(41,9.4%)和“知识特征”(41,9.4%),累计参考点数为370个,占总体参考点数的比例为85.0%。
对这8个概念范畴进一步概括归纳(即选择性编码),最终可获得“学习”“知识”“能力”和“产出”4个核心范畴。其中,“学习”这一核心范畴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两个概念范畴;“知识”包括“知识结构”“知识掌握”两个概念范畴;“能力”这一核心范畴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个概念范畴。其中,“能力”(268,61.6%)和“知識”(82,18.9%)两个核心范畴所包括的参考点数最多,累计有350个,占总体的比例为80.5%。
四、讨论
(一)理论意义
1.令我们对“有扎实学识”的大学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有了整体上的认识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基于学生的视角,“有扎实学识”的大学教师在特征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能力”方面。要具备特定的或较强的“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主要指“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一般能力”主要指“问题提出能力”“积极思考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二是“知识”方面。要具有特定的“知识结构”,并具有特定的“知识特征”。其中,在知识结构上,要精通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特定的教学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并熟知一些常识。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何为“有扎实学识”的大学好教师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