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韩银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690
[摘 要] 高校韩国语课堂的“课程思政”要从初级韩国语阶段开始实施。初级词汇阶段是学生真正开始学“说”韩国语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在这一阶段恰当地融入思政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为之后的中级、高级阶段的“课程思政”打下良好的基础。[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初级韩国语;词汇教学;汉字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124-0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2020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在高校外国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外国语的过程中难免接触大量他国文化、思想,并受其影响。怎样在为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介绍他国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中外文化,对他国文化不盲目尊崇,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增强民族自豪感,已成为外国语专业教师必须攻克的难题。
一、“课程思政”融入初级韩国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韩国流行文化对韩国语学习者的影响不容忽视。20世纪90年代末,韩国流行音乐、影视剧等流行文化向中国席卷而来,一时掀起了收听、收视热潮,媒体形象地称之为“韩流”。近些年,韩流文化开始出现萧条,但仍有为数不少的韩剧、韩国综艺受到中国观众的追捧。韩国流行文化虽给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盲目追星、盲目尊崇韩国文化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对于有着韩国语基础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不必依赖字幕便可以了解韩国文化、理解韩剧中的人物形象,受韩国流行文化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培养韩国语专业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韩国语教师要从初级韩国语阶段开始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因素,为之后的中级、高级阶段的“课程思政”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在完成了辅音、元音及拼读法的学习之后便进入学习词汇的阶段。词汇贯穿整个语言学习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初级韩国语教学的“课程思政”要从词汇教学入手。初级词汇阶段是学生真正开始学“说”韩国语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在这一阶段恰当地融入思政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课程思政”融入初级韩国语词汇教学的实施策略
词汇教学的策略可分为词汇的展示阶段、运用阶段和巩固阶段。可以得到较理想的思政效果的阶段为词汇的展示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在展示词汇的同时,从中挖掘思政因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在这一部分,本文将以韩国语词汇中的汉字词为例,探讨在初级词汇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策略。
(一)介绍“汉字词”,挖掘思政因素
如前文所述,初级韩国语教学的“课程思政”要从词汇教学入手,而词汇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要从介绍“汉字词”开始。
汉语与韩国语之间最重要的纽带是“汉字词”。韩国学者许喆在《〈现代国语使用频度调查1.2〉
》一文中指出,在现代韩国语词汇中,汉字词所占比例高达66.32%,而韩国本国的固有词仅占26.12%。韩国语的这一特点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思政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汉字词顾名思义是用汉字所造之词。教师要让学生在接触汉字词之前,充分了解韩国语词汇中为何存在大量用中国汉字所造之词,并在此过程中渗透思政因素。在世宗大王创制韩字之前,古代朝鲜半岛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当时,中国在亚洲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国的文字——汉字,成为朝鲜半岛的官方文字。朝鲜民众口中虽说着自己的母语,而书面语则使用汉字汉文。汉字及汉语词汇便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大量涌入朝鲜半岛。即使是在世宗创制了韩字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汉字仍为朝鲜半岛的官方文字。进入19世纪末,朝鲜半岛才开始呼吁使用本国文字来记录本国语言。教师可以在讲述这段历史的过程中,强调汉字在当时的朝鲜半岛的重要性,在为学生介绍汉字词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汉字词”,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因素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汉字词”。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思政因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教师要做到既不缩小又不夸大汉语对韩国语汉字词的影响,为学生传达正确的信息。在课堂上过于简略地讲述汉语对汉字词的影响,将达不到理想的思政效果。而过分夸大汉语对汉字词的影响,则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大多数学生以为现代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基本上由我国传入,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错误信息使学生在进入中高级阶段,特别是在将汉语翻译成韩国语时,频频出现翻译错误——直接将汉语词语与韩国语汉字词进行一对一翻译。韩国语汉字词与汉语词语并非处在对等的位置,两者间存在诸多“同形异义词”与“异形同义词”。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词汇教学中为学生介绍汉字词的历史,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汉字词进入韩国语的过程,了解汉字词与汉语词汇间存在的不同。
汉字词传入韩国的途径有三种:第一种,在16世纪末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由传教士和中国的优秀士子们共同翻译的“汉译西书”传入亚洲各国,书籍中的例如“地球、热带”等词语也随之传入韩国、日本等国,成为韩国语、日语词汇中的一部分,并沿用至今。第二种,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的兰学家或明治维新以后的启蒙家、教育家、翻译家为翻译西书所创制的“哲学、科学、个人、常识”等词语通过近代报刊等媒介进入韩国,成为韩国语词汇中的一部分。第三种,有些汉字词是最先产生于汉语,其后传入日語获得新义,在19世纪末又流回汉语并传入韩国语,例如“革命、共和、民主、关系”等词语便是如此。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高校初级韩国语词汇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