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679
[摘 要] 网红文化是由网络平台中的网络达人通过自己的视频、文字、言论所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在固定的受众群体中获得高度的关注,有较强的影响力,内容丰富、雅俗共存。面对复杂且良莠不齐的网红影响,很多大学生能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否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需要画一个问号。而通才教育作为能够使人接受完整、平和的教育,能启迪当下大学生拥有健康的精神和智慧。因此,在实际教育中,探索运用通才教育的理念指导和解决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关 键 词] 网红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146-02
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层出不穷,其中网络红人、直播博主等参差不齐,所形成的网红文化更是充斥着各种繁杂的价值观,极大地冲击了大学生尚未建构好稳定的思想和价值观,严重削弱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00后”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和人生导向等的作用。因此,如何解决在网红文化盛行下的“0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选择和坚定问题,如何帮助“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俨然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难题。
一、网红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一)网红文化的虚拟性冲击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思政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专职辅导员、专职思政教师等)来承担,通过思政教育引领、课堂讲授、人格感化等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在网红文化的影响下,各类信息混杂其中,在人们眼中以为自己将世界尽收眼底,实则却被不良的价值观所裹挟着,导致人们在面对世间的美丑、真假、善恶时无法辨别,失去定力,丧失思考力。尤其对于还尚未构建好稳定的价值标准的大学生来说,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中面对多样的精神信仰、多种价值取向、不同的认知观时,他们只会感到茫然,以致迷失方向甚至失去自我,这些不良的网红文化使大学生对已有的信念和价值产生疑惑,甚至怀疑人生。
(二)網络文化中道德失范冲击着大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约束
网红文化的虚拟性导致网络中的交往主体常常以虚拟的身份在网络中传输信息,彼此的交流带有随意性、非约束性,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其中一些网络主播制作了很多流行性较强的言论或者视频,其中不乏虚假信息等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崇洋主义等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由于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波及青年甚多。这种网络行为中的道德失范削弱了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对大学生的道德感确立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二、通才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笔者运用对比研究手段对国内外的通才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当前教育领域所盛行的通识教育、专才教育的差异分析,发现三种教育理念虽然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中意的内涵解析和外延剖析,但不难发现各有侧重,其中实质内涵并没有很大的出入。
通识教育主张受教育者通过学习通识知识成为文理工艺术等学科兼得的人,追求的是受教育者获得灵魂的自我完善、心灵上的自我深化、情智上的自我完整。而专才教育核心理念是基于某一专业来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习得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且能够承担或从事相应的职业。可见,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为“完人”,而专才教育则着重强调如何让学生能“做事”,如何成为“能人”。其实,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不难发现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行业、各岗位最需要的人才是二者的完美结合。
对于通才教育,其实质就是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通才教育从受教育者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受教育者的未来发展,注重让学生习得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比如,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学习力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行动能力,在人文主义的关怀和指导下,将关注人的发展贯穿始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以山西省的某高校为例,该校的二级学院——通才学院就是以通才教育为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通才学院以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三个专业为依托,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能力教育+养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学院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养成良好习惯为着眼点,在管理方式上学习部队化、军队化的管理模式,聘任专业的教官对大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聘请优秀的导师实行导师制,他们多为山西省各高校的教授、副教授和社会有名的企业家,通过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学生的自觉力和主动思维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并结合到名企、到工厂开展实践实训,学以致用,以此来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格。
三、通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
面对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越发具有挑战性,通过实践经验,我们不难发现通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政工作帮助较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立德树人全方位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便在网络巨浪面前,也必须高举我国社会主义旗帜,守住我国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培养新时代接班人,围绕这一根本目标开展一系列育人工作,就必须全面拥护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用正面的、积极的能量去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业、生活、工作中树立好“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课程思政进行到底,帮助学生忠诚地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勇敢践行者。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网红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办法初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