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昊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473
[摘 要] 在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已发展了近一个世纪,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志愿者和志愿者服务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志愿者服务的起步相对较晚,当前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在中国志愿者团体中,社区志愿者及青年志愿者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青年志愿者因自身综合素质较高,整体结构相对较为稳定,在整个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中一直以领军力量的角色存在。主要以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为核心,围绕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及实践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未来我国志愿者服务的良好发展有所帮助。[关 键 词] 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160-02
以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志愿者在我国青年志愿者群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也是大学阶段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有效途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应当积极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来对发展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断地延伸服务领域,促进队伍建设工作的全面落实,保证未来能够可持续发展。但是,当下我国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整体水平还不高,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付诸实际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对其给予更多关注。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有助于志愿精神的弘扬和传承
志愿精神,其实质就是个人对社会的发展、生命的价值的元认知,属于一种积极的态度,拥有志愿精神可以主动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宗旨是传承我国优秀的道德精神,将现代文明的价值理念加以运用,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换句话说,青年志愿者行动对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高校青年志愿者应积极参与志愿行动以加入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浪潮中,其所提供的并非仅仅是志愿服务,而是向社会传递一种精神。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具有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接受高校教育相结合的特点,较高素质的志愿者们通过自身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促使社会大众对志愿者服务产生一定了解,进而将友爱、互助等志愿精神进行发扬和传承。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有助于塑造高校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经过大量实践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对自我发展和融入社会十分重视,在志愿者服务工作朝着规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形势下,大量的高校青年志愿者逐渐意识到志愿服务能有效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可以使个人实践能力得到相应提升[1]。尤其是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并非单向付出,而是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自身亦获得一定回报,这种回报无法被物质取代,是一种精神价值的高级体现。青年志愿者要想保证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效果,最为重要的应当是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产生正确认识,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心,更好地被社会认可,在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同时,将自身价值充分展现出来,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协助高校青年志愿者形成良好人格,促使高校营造培养优秀志愿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有助于引导高校大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工作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掌握社会经验的有效途径,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应对自身的能力以及条件进行正确认识。现如今的志愿服务领域中,越来越多的高校青年志愿者认识到仅仅提供目前力所能及的帮助还远远不够,自身能力的发展和自我兴趣的挖掘也非常重要,更应该保持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无论志愿服务由何团体组织,抑或由志愿者自发推动,志愿者们都能在其中得到诸多学习的机会,其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有许多是常规课本中所无法触及的[2]。综上,志愿服务工作为志愿者创造了更好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平台,从多个角度推动了高校志愿者自身的良好发展。
二、青年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者管理方式过度松散
高校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之中,所践行的是精神契约,故实际活动中对志愿者进行管理时,往往采用较为柔性松散的管理模式,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之间的关系。但如果松散管理的程度较大,必然会对该志愿活动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无法结合志愿者自身的情况和意愿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及时且适当的调整。另外,因为与志愿者的沟通不够充分,同时缺少对资料的整理保存,大多数志愿者组织无法组建出高效的志愿者服務团队,导致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缺乏迅速处理的能力。同时不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培训活动,往往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志愿者活动形式主义现象出现
部分青年志愿者服务停滞在“等活动”的层面上,偶发性活动占比相对较多而持续性活动数量较少,许多志愿者组织更倾向开展时间短、成效快的“高性价比”活动,对于志愿者文化精髓的挖掘十分欠缺。部分志愿者活动形式老旧,活动公益性较差,活动目标模糊不清。这些虚浮的风气对整个志愿者组织产生较坏影响,同时也对志愿者的活动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3]。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