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彩玲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9期 本文字数:2505
[摘 要]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己所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满意度与情感體验所做出的总体评估,提升在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自制的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表,对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群体的特征,从内在主观因素、家庭生活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观幸福感;内因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064-02
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落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如何满足各地对幼儿教育师资的极大需求,为幼教事业培养足够的优质师资,必然会成为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目前高职院校实际扩招情况看,学生数量增多,但专业师资人数不足,辅导员人数也相对有限,使在校生深刻体会到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反差,由此产生失落感[1]。而作为准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他们对幸福的认识、态度、感受、能力等,对他们成为优秀幼儿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当引起重视。因此,关注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十分重要。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所谓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己所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与情感体验所做出的总体评估[2]。其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尺度之一,由国外学者Dienner率先提出,具有整体性、主观性及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而大学生处于专业学习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其主观幸福感的树立关系其学习生活及未来发展。对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其质量本身参差不齐,加上管理不严格,学生个体主观幸福感不强,身心健康发展受此影响。基于此,此次研究对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学校、学生及社会多方共赢,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此次研究以广东省某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为例,,处于各个阶段时期的学生,其自身主观幸福感不同。此次研究随机抽选一、二、三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100名,用自制的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分析。在此过程中要求采用统一的指导用语填写调查问卷,之后统一回收后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筛选与统计整理,得到有效问卷295份,其中,大一新生99份,大二100份,大三96份,总有效率占比98.33%。之后根据年级不同,归纳与整理问卷,总结出内在主观因素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家庭生活及社会环境次之,具体表现如下。
(一)内在主观因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而对学前教学专业学生而言,影响自身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自尊与人格、成就归因及自我价值感。其中,自尊与人格关系到学生对幸福的感受程度。从调查统计结果看,大一新生受自尊与人格因素影响比例较大,占比77%。这是由于刚经历高考失败的学生更在意别人与教师的看法,主观幸福感较低。而成就归因是将自身的成功归因于外因或内因。对大学生而言,越是临近毕业阶段,学生主观幸福感越低,从调查统计结果看,大三学生最为明显,占比90%。这是由于大三学生临近毕业,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就业压力,更多的是对未来职业与生活的迷茫、不知所措。自我价值感是人自身最高级的精神需求,其程度高低影响个体对幸福感水平的追求。从调查结果看,大二学生自我价值感感知较高,占比85%。这是由于相较于大一与大三学生而言,其对校园生活与学习有了自己的认知与学习目标,也可以暂时不用考虑以后的就业前景,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较为强烈。
(二)家庭生活因素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父母的文化程度、自身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日常所接触的生活事件,都会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从调查统计的结果看,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自身主观幸福感相反较低。这是由于受父母要求与熏陶影响,学生在精神与物质方面的追求较高,由此造成学生主观幸福感降低。而学生自身所处的家庭生活条件越好,自身主观幸福感相较于贫困家庭学生较高。另外,当学生遭遇亲人去世、失恋及考试不通过等重大事件时,自身主观幸福感降低,但这种主观幸福感不会一直处于低谷状态,会随着时间、新事物的出现恢复稳定的水平。
(三)社会环境因素
相较于普通院校而言,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目标更为明确,且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然而,从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情况看,虽然学生数量较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在毕业以后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此环境下,高职学生无法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在以后的职业规划方面难免会出现偏差,且面对未来的生活,自身主观幸福感大大降低。从调查结果看,各个阶段学生主观幸福感表现不同,其中大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而大一新生次之。究其原因是大三学生面对就业,在大量毕业生与社会有限需求方面,父母、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降低,学生主观幸福感大大降低。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通过对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因素的分析,为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结合现实情况改善此局面,以此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