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韩佳璇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期 本文字数:2737
[摘 要] 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拥有能够把理论应用在实践中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在应用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实践成果。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教学改革,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想法。在教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梳理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当前技师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影响因素,接着以问题和实践为导向,提出具体的改革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关 键 词] 以实践为导向;技师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2-0175-03
机电一体化技术学科产生于现代工业与气动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现代技术的融合渗透,也是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构成。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近年来机电行业发展步伐加快,技师院校对本专业的教学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其他素养的要求,所以本专业教师既要重视理论教学的创新发展,又要重视实践的相辅相成,将两者放在同等的位置对待,只有在理实一体化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行业发展的时代需求,才能保障专业人才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概述
近几年,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朝着技术密集型的方向转变,所以,一些学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及教学规模,希望学校与社会能够同步发展。虽然社会需要的是专业技术人才,这门课程又是技术型的课程,但不能只教给学生技术,还要教给學生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学生提升技术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学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好实践教学改革,培养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求、适应岗位的人才。但要想顺利地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就需要发挥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推动作用,这样才能够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越来越多的技师院校开始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教学改革时,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完成教学评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想方设法提升学院特色,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做出调整,让专业的学生成为整个行业的佼佼者。教师要多参与科研活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充新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只有教师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够提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材建设、教材改革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文件的质量,满足学生知识学习的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整个专业的发展,甚至是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技师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材与实践有差距
教材是开展专业教学的重要参照,,而当前部分技师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教材的更新速度比较慢,而且很多教材内容比较陈旧,知识点深奥,且理论知识比较多,逻辑性比较强。这既不方便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理解,又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乏味枯燥的情绪,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也不能培养出与社会需求对接的新型技术型人才,对学生个体来说将会面对难胜任自己岗位工作的现实困境。
(二)师资力量需进一步加强
技师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是因为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下,各大高校及院校在不断地扩张,招生人数年年攀升,而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更高要求,技师院校机电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技师院校必须要重视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但很多教师由于长久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思维已经受到了影响,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引入更多新型的教学理念,积极配合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技术型人才。
(三)实践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
机电一体化作为新工科战略中的重要专业,在各高校、高职院校都有开设,并成为各院校的热门专业。但一些技师院校却严重忽视了该专业的发展,所投的资金力度不足,不重视该专业的实践环节。所以,存在着实践学时较少、实践场地设备不完善的情况。同时,还有一些学校害怕学生在实践时出现意外,为了不承担责任,所以会压缩实践环节。但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后果都是实践环节变少。所以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要做好实践条件的建设,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实践用机器设备有待进一步更新
当前,国内的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以及生产也在不断更新,且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这给很多技师院校带来了更大的经济负担,既想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所学能有所用就必须不断更新设备,同时还必须满足大部分学生都有上机实践的条件,而技术院校为此要面对更重的经济和师资培训等压力,于是教学设备与社会现实生产设备之间的差距成为阻碍教学的因素。
三、基于实践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因为该专业的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而学生的数量也较多,如果不能提高教师的质量以及专业技能水平,保证教师的数量,那么是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而且双师型教师也是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保障。所以学校必须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当组织即将上岗的教师参与双师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以及专业素养。确保教师在实践教学室能够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让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培训后的教师才能够正式参与教学工作。由于很多教师的实践能力比较弱,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可以组织教师到企业实地培训。这样教师就能够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以及真实需求,这样也就能够明确培养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时也会有更好的指向性,引导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社会要求。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以实践为导向的技师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