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本文字数:2503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思政课承担着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重要任务,作为思政课的前导部分,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思政“开学第一课”的重要课题。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认知特点进行分析,探究他们价值认知形成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开学第一课”对学生价值引领作用的几种路径,最终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 键 词] “开学第一课”;高职学生;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1-0001-03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他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既要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又要强化价值引领。思政课承担着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重要任务。“00后”的學生价值多元,思想容易波动,价值取向模糊,作为思政课的前导部分,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思政“开学第一课”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认知特点
(一)认可主流价值观,有积极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学生受到积极主流价值观影响,他们非常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且对价值观有一定的认同,尤其表现为对“爱国”认同极高,他们关心、关注国家发展、建设,在面对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但由于学生身份缺乏社会认同,他们认为自身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足以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使得他们的爱国表现仅仅停留在爱国情感上,难以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他们有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思想意识。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能及时捕捉到市场发展的新潮流、新方向,借助网络平台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创业实践。
(二)价值取向存在误区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与“个体”,“集体”与“个人”等关系认识不足,表现为重“个体”,轻“集体”。他们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特别是容易被网络信息影响,极易导致政治立场不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缺乏应有的信心。受到当前一些社会现象的影响,他们看重物质带来的享受,这使得他们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有的学生把财富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倾向,缺少对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等价值取向的认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对错误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导。
(三)缺少职业综合素养意识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目标明确,因此容易把重心放在与就业直接相关的事情上,学习多带有功利性。面对学习,往往选择学习对就业更有利的课程,更加倾向于专业课学习,不重视其他课程的学习。他们更加愿意参加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大赛,重视专业技能的提升,但却忽略了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忽视培养职业综合素养的重要性,把职业素养定性为枯燥且对自己无用的内容,导致在其他课程学习中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低,最终难以全面发展,职业综合素养较低,对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高技能人才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认知形成原因分析
(一)学习基础较薄弱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看待问题更多是停留在“是什么”,对于“为什么”没有探究,缺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他们能看到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却对发展背后的原因缺少思考,难以将中国的发展成就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当面对变幻的时势,容易动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盲目跟风。他们缺少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他们更加关注自我利益的实现,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与“个体”,“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在面临抉择时往往更倾向于自己,忽视社会、集体对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难以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受到网络环境影响
“00后”学生伴随着网络成长,,他们接触信息多是从网络获得。通过网络他们可以随时浏览各类热点事件、国内外新闻,阅读相关评论,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冲击着他们的价值判断。网络空间中西方价值渗透、注重追求物质利益、网络暴力、娱乐至上等现象层出不穷,在面对混杂价值观的冲击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缺少对事物的分析、辨别能力,极易受到这些价值导向侵蚀,或顺从价值引导,或对自己的意识观念、政治立场和价值观产生疑惑,迷失自我。
(三)对思政课学习缺乏热情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引导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传统思政课讲授在他们看来枯燥、无用,他们因而产生了对思政课的抵触情绪,缺少对思政课程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认为课程中谈到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没有意识到正确价值导向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拒绝接触正面、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加之他们的价值观具有可塑性,容易受到外部诱惑,因此容易陷入价值认知误区。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发挥思政“开学第一课”对高职学生价值引领作用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