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林典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本文字数:2603
[摘 要] 对高校大学生而言,学习党史、国史,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加强自身素质,同时能够拥有更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大学生在祖国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大学生将党和国家发展的事业当作人生前进的必修课,我国才能更好地发展。“四史”教育展示国家发展历史,因此必须通过思政课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四史”的发展脉络,明确实践方案。如何将“四史”教育和高职思政教育课融合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改革创新的重要问题。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关 键 词] 理想信念;“四史”教育;高职院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1-0160-03
一、引言
正所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国于2020年1月提出了“四史”教育,“四史”指的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浓缩了新中国的奋斗过程,通过“四史”教育让大学生领悟国家发展对强化学生爱国情怀,促进新中国进步有关键性的意义[1]。学生在学好“四史”之后,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思考问题,这对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路径进行研究。
二、“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对党史的认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历史是一段艰难的历史,我国从弱变强,经历了不断探索和奋斗。一代代共产党人通过智慧和努力克服困难,披荆斩棘,甚至付出了生命,才成就了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说,“四史”是用鲜血铸就的历史,这部历史将共产党人的理论完美地记载和融合到一起,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波澜壮阔,气壮山河,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党史不仅记录了前辈奋斗史上的血与泪,更是展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2]。
共产党人经过艰苦的奋斗,打败了侵略主义,从侵略者手里夺回国家政权,推动政治发展。历经百年,在一代一代人的心血下,中国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近年来,“一带一路”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国也通过自己的文化与其他国家加深交流,加强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传承“四史”,尤其是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养成十分重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深刻、透彻地理解历史,了解我国经历的种种风霜磨难,从而能够正确地面对错综复杂的多元化文化冲击,即便是遇到错误的舆论,也能够明辨是非,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反击错误言论。
(二)不忘初心,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担当意识
中华人民伟大复兴梦,并不是一代就能完成,只有保证青少年的教育,才能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四史”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了解过往、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的最好途径。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党人就不断为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战争,共产党人所付出的努力是空前的,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无数先烈牺牲在战争的前线,用自己的生命兑现了对国家、对人民的承诺,每一个先烈的故事都足以让当代青年动容,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所担负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产党人积极与世界沟通,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中寻求有效途径,带领国民走向民主、富强。历经多年,传承使命,初心不改,共产党人一直遵从着党的信念,为民族奋斗提供强大的力量,为人民提供最好的保障。在面对困難时,共产党人永远都是冲在第一线,在强有力的领导下,战胜困难。通过学习“四史”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领悟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意义地走在时代的前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从铸魂育人出发,丰富“四史”教育内容
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思政教师也在不懈努力,期望构建更好的教育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高校思政教育将多种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但是学生并不能完全吸收,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面对过多枯燥的理论,学生学习兴趣也慢慢变淡,如果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思政课堂就会有丰富的历史材料,通过历史材料来渲染理论知识,让学生以史为鉴,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学习的课程内容。
三、“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教育的目标
(一)利用“四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努力拼搏的精神,团结奋斗,学习先烈,时刻做好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准备。有国才有家,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国家都不能热爱,那其他的一切高尚情操都无法在这个人身上体现。爱国精神能够加强一个人的骨气与气节,即使是国家处于危难之中,爱国主义精神也会让当代学生不畏艰险,带领国家走出困难。因此,国家必须更加重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大学生对爱国有切实的理解,明白爱国对人民的积极利益,这样他们才能通过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爱国信念。
(二)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远大志向
高职院校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理想,只有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并向着理想不断努力的人,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国民的目标,更是当代青年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有必要在教育中帮助学生将这一信念深入内心,通过理论、行为实践来引导青少年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努力。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路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142.html